寧鄉:“15分鐘生活圈”為市民幸福生活加碼

紅網時刻4月14日訊(寧鄉站記者 劉暢)美好生活是各式各樣的,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想法——家旁邊就有健身步道,下班鍛鍊很方便;文化活動豐富,生活多彩又充實;買菜不用愁,家門口就有超市和農貿市場;學校離家近,孩子上學更放心;感冒不用請假跑遠排長隊,在家附近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把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安排在家門口,“15分鐘生活圈”美好生活已在寧鄉市得以實現。

近年來,寧鄉市城市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十二字內容,從有效解決居民日常痛點出發,不斷提升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通過“一圈兩場三道”工作推進,著力一站式解決市民生活瑣事,為市民添便利,給幸福生活加砝碼。

便捷交通購物圈,提升城市生活“氣質”

“每次路過這裡,看到這麼好的位置空閒著就覺得惋惜,之前這裡雜草叢生,到處都是垃圾,還有條臭水溝,這下好了,建成了便民停車場。”家住玉潭街道楚溈社區六聯組的居民曾先生說,周邊住宅區密集,停車位長期處於緊缺狀態,“現在建成便民停車場,大大方便了附近的居民。”

來到楚溈社區六聯組停車場,在現場看到,已經投入使用的停車場,建有近30個停車位,佔地約6畝,每個停車位都鋪上綠色的植草磚,車位用紅色植草磚明顯區分,對停車場外圍道路進行平整並實現瀝青路面硬化,方便車輛出入,車輛大多有序停放,周邊秩序井然。

社區居民許宇清告訴記者:“這裡改造後,我們既方便停車又方便出行。尤其是那個樓梯步道,正好對著新山小學的後門,家長接送孩子非常方便,省了1裡多行程。”

4月9日下午,買菜早高峰已過,位於塘灣社區的和潤春天超市裡仍有不少市民在挑選、購買食材。記者看到,超市內商品整齊擺放,從吃的、穿的、用的到玩的,一應俱全,基本上可滿足市民一站購齊,可省去不少時間。

這個在今年元旦正式開業的“家門口”大型綜合商場,在周邊小區居民眼裡,可謂是期盼已久。“原來這裡是郊區,現在慢慢發展起來了,樓下有餐館,家旁邊有超市,下館子、買東西都很方便。”家住金色夏威夷小區的市民歐陽女士正在採購物資,據她介紹,和潤春天超市開業之前,他們購物需要前往春城萬象商圈,可如今,僅僅5分鐘,一家人便可以來到和潤春天商場購物,“我沒事就和家人一起來逛逛,感覺蠻幸福的。”

在玉潭街道塘灣社區,除了和潤春天超市之外,還有好又多超市、豪德市場等購物場所,讓周邊1萬餘名居民暢享便捷的購物生活。

生態休閒娛樂圈,享受幸福“私人時光”

近年來,寧鄉市新增文體設施30處,新增公園綠地9處,新(改)建人行道17處,新(改)建自行車道5處, 打造約480米長的歷史文化步道1條,新建1900米長的廉政文化步道1條。生態休閒裝點著城區居民的綠色生活,為市民創造了便捷舒適的城市生態休閒生活。

春日陽光明媚,暖風習習,午後的亮月湖公園,氣氛慵懶閒適,或休憩、或低聲聊天、或健身鍛鍊,市民盡情享受春日午後時光,實在愜意。

記者採訪時,家住塘灣社區的市民彭湘平正和夥伴們在亮月湖公園練習旗袍秀。她告訴記者,退休以後就喜歡上了跳舞、散步等,亮月湖公園是她最喜歡的地方,“這裡環境優美,是老人休閒的好去處”。

“亮月湖公園附近有好幾個小區,來這裡休閒對大家來說都很方便。”彭湘平家距離亮月湖公園不到10分鐘路程,她常常與夥伴們相約於此,共同開展集體活動,“能經常在這裡鍛鍊鍛鍊,享受一下帶孫子之餘的私人時光,讓我感到生活無比美好”。

城市千萬家,如何讓市民生活得舒心、便捷,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近年來,隨著寧鄉市“15分鐘生活圈”建設項目的持續深入推進,如今可以發現,新建10餘所“小而精”學校,保障了小學生不用過馬路、步行能上學;老舊小區提質改造,見縫插“綠”,舊貌換新顏;新建的養老服務中心就在社區服務中心邊上,化身“貼身管家”;盤活空坪隙地和廢棄地,整理打造居民文化活動場地和生態停車場……這些涵蓋“菜食住行購、教科文衛體、老幼站廁園”等的民生設施落地,承載的不僅是市民便利的生活,還是幸福生活的小氣泡,“便民生活圈”真正變成了“幸福生活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