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三精”就業扶貧 脫貧攻堅強助力

寧鄉:“三精”就業扶貧 脫貧攻堅強助力

華力通線纜扶貧車間內,陳震林正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工作。

紅網時刻4月1日訊(寧鄉站記者 龔再蓉 通訊員 楊春輝)3月18日,寧鄉市舉辦2020年就業扶貧技能培訓啟動儀式,來自道林鎮啟仁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奇在第一期焊工班用心學習焊工技能。當天,華力通線纜扶貧車間內,來自金洲鎮溈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陳震林則在自己崗位上認真工作。

近年來,市人社局堅持“三精”工作法,及時掌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需求,抓細抓實各項幫扶舉措,力促全市貧困勞動力就業水平穩步提升,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助力。

精準信息

及時掌握就業需求,貧困勞動力就業取得務實成效

就業扶貧,14項專項扶貧之一,是市人社局著力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及時掌握精準信息,持續推薦精細崗位,系統提供精心服務,使更多貧困勞動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自己滿意的工作,實現穩定就業。”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杰文表示,該局實施“三精”工作法的一個根本目的,就是不斷提升全市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水平,讓就業扶貧成為眾多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穩定途徑。

以精準信息,及時掌握貧困勞動力的就業需求,能為抓好就業扶貧打下重要基礎。就此,市人社局以省勞務協作脫貧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依託,延伸至29個鄉鎮(街道)278個村(社區),充分構建市鄉村“三級聯動”機制,及時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意願、技能狀況培訓需求等信息,為全市就業扶貧工作的系統實施提供了基礎依據。通過切實抓好人員和經費保障,按照“精準、及時、動態”的要求,在各鄉鎮(街道)明確專人負責,按月在上述平臺內開展貧困勞動力就業失業信息採集錄入維護工作,信息動態更新充分實現。

3月18日,寧鄉市今年首個就業扶貧技能培訓班正式開班,54名來自全市各鄉鎮(街道)的貧困勞動力開始接受焊工技能培訓。這個就業扶貧技能培訓班的舉辦,就是以眾多貧困勞動力的精準信息為基礎。培訓班之所以會吸引54名學員積極參與,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技能培訓有助於實現他們的就業意願、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

學員劉奇今年19歲,其母親雙目失明,父親在近10年間接受了3次手術。為了增加家裡的收入,初中畢業後,他便外出打工,在混凝土攪拌場幹過活,還學過廚師。培訓班開班前,他接到了專門通知,並立即報名參加。他認為,“參加這樣的免費培訓,學好焊工技術,能夠找到收入更好、更穩定的工作,讓一家人早日過上更好的生活。”

以精準信息為基礎,崗位推薦、技能培訓等工作高效實施,寧鄉市就業扶貧工作取得務實成效。去年,全市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417人,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返鄉創業帶動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和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四個渠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766人,完成貧困家庭“兩後生”培訓123人,建設扶貧車間76家,各項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均大幅超出年度目標任務。

精細崗位

有效增強人崗匹配度,扶貧車間數量居長沙市之首

華力通線纜位於寧鄉高新區銀洲路,產品以電力電纜為主,去年實現產值8億多元。其扶貧車間於去年5月掛牌成立,目前在絞線、裝卸、質檢等崗位安置了5名貧困勞動力就業。為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工作,該公司放寬了新進員工年齡限制,並在崗位安排、日常管理、住宿等方面為這些員工提供了諸多方便。

殷九群來自於金洲鎮龍橋村的一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其婆婆於10多年前中風,並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經常住院治療。女兒正讀高中,身體患病,得長期服藥;兒子正在讀初中。去年11月,殷九群應聘到華力通線纜,在扶貧車間從事質檢工作,每個月的基本工資為2400元,加上加班工資等能達到3000多元。“從家裡出發,騎電動車只要20分鐘就到公司了。”殷九群開心地表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後,家裡的經濟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她覺得這個工作崗位挺適合自己,今後會克服各種困難,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寧鄉市,與陳震林、殷九群相類似的情形,相當普遍。2019年,該市在長沙率先出臺扶貧車間扶持辦法和評定細則。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全市有116家用人單位申報扶貧車間,經聯合審查、實地考察、綜合論證等程序,最終認定76家。當年,長沙共認定扶貧車間95家,該市扶貧車間數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三,以絕對優勢居長沙各區縣(市)之首。這76家扶貧車間,共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695人,開發崗位425個,崗位需求招聘人數3487人。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市人社局抓住貧困勞動力實現順利就業、穩定就業的關鍵,想方設法拓寬渠道,為他們找到合適的崗位,有效增強人崗匹配度。在大力支持用人單位創建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外,該局聯合市內企業、扶貧車間、扶貧基地,精選一批技術要求不高、簡單易學、待遇比較好的崗位,面向全市貧困勞動力推薦,優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上崗。今年第一季度,便通過多種途徑有針對性地面向全市貧困勞動力推薦相關崗位近1000個,涉及企業近100家。

根據實際情況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合適崗位,相關工作持續推進。除76家扶貧車間外,寧鄉市還成功創建扶貧基地10個,並以公益性崗位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816人。以此為基礎,全市今年將再創建扶貧車間30家以上、扶貧基地3個。同時,進一步加大保潔、護林等扶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使部分年齡偏大、有就業意願、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實現就業的,或確實因照顧家庭、身體殘疾等原因不能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多措並舉,為全市貧困勞動力擁有更多合適的就業崗位。

精心服務

深化各項幫扶措施,貧困勞動力就業水平穩步提升

一技在身,脫貧有力。寧鄉市今年首個就業扶貧技能培訓班為期半個月,採取全封閉式管理,培訓、食宿費用全免。培訓結束後,還將組織54名學員就所掌握的焊接技能進行現場比武,前10名每人能獲得獎金1000元。

今年24歲的秦載福,來自夏鐸鋪鎮天馬新村的一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其父親去年去世,生前因患腦溢血醫治多年。前幾年,他一直在江蘇打工,幹過倉庫管理員和車間作業員,所從事的崗位基本上沒有什麼技術要求,所拿的工資也不高。“有這麼好的機會,得抓緊努力學,爭取拿到獎金。”他說,要以此次培訓為基礎,構建自己更高標準的職業規劃,讓一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向貧困勞動力免費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是市人社局縱深推進就業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服務舉措。去年,該局通過把培訓送下去、將人員請上來等方式,為全市310名貧困勞動力提供了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對口幫扶龍山縣咱果鄉舉辦“農村合作社經營+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班1期,培訓貧困勞動力40人;對口幫扶新化縣舉辦育嬰員技能培訓班1期,培訓貧困勞動力50人。今年,該局正著力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通過積極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和校企合作培訓,力爭全年培訓6500人次以上。其中,對有培訓意願且未就業貧困勞動力做到應培盡培,對有培訓意願的貧困家庭“兩後生”免費開展至少1次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

向貧困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市人社局還堅持把大量服務做在培訓之外。寧鄉市今年首個就業扶貧技能培訓班開班前,該局便通過深入調研,廣泛瞭解貧困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從而組織了一期焊工培訓班。同時,該局還提前與三一重起等園區企業進行對接,瞭解這些企業所需焊工數量,並根據其焊工崗位的技能要求確定培訓內容,有效提升培訓的針對性。

組織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送崗位下鄉招聘會、勞務協作招聘會等招聘活動,大力拓展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平臺與渠道;加強村一級的就業扶貧業務培訓和農村勞務經紀人隊伍建設,全面打通就業扶貧精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組織專車接貧困勞動力進企業上崗,發放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補貼……市人社局所推出的眾多精心服務,將各項幫扶措施深化實施到位,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水平獲得穩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