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酷喵會員有效期只有不到一週了,嚇得我趕快上優酷看看有沒有想刷的獨播。自從疫情蔓延,經濟狀況每況愈下。轉眼,要失去視頻網站會員自由的我,點外賣都要拮据起來。

越是意外的狀況,越凸顯PlanB的重要性。

誠然,大部分人以及我,沒有PlanB。


沒有關係。

沒有面包,沒有牛奶,我們還有——音樂,電影,搖滾,民謠···雖然這些,不能帶來財富,但會給我們快樂。快樂才是最無價的。(違心)


騰訊最近上了一部新劇《不完美的她》,卡斯非常饞人,周迅、惠英紅、趙雅芝、黃覺、金士傑。隨便哪一位,都是撐得起高分評價的大腕。

熬夜刷了幾集,卻有點小失望。

不能否認好演員對這部劇的貢獻,事實上哪怕迅哥用了打滿玻尿酸的臉,演起懸疑也依然可圈可點。

一場酒店房間邊給養母打電話,用輕描淡寫幾句臺詞,就把慌張、焦慮、恐懼、疑惑和迷茫全然寫在臉上,叩擊我感性的小心臟。突然湧出的淚傾滿全臉的時候,我只能驚呼三聯,靠北靠北靠北!當代中國女演員,又有幾個能出這種戲?!

周迅還是那個周迅,歲月給她的只有積澱,沒有蹉跎。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可是作為觀眾,光有表演還是不夠。貪心和刁鑽的我們,早已經習慣看編劇給的是更龐大的世界觀。縱然是買了版權的改編,觀眾熟悉的故事結構,編劇,依然是一個需要嚴肅對待的事情。

短短几集,卻暴露了劇目眼下的硬傷——改編得太造作。前兩集的臺詞,彷彿讓我打開老外學中文的課本一樣,生硬到啃不下來。

但誠實來講,這事兒不能怪這出戏。這是目前國內劇本的通病。我們的編劇,似乎從來都不擅長現實主義題材的混寫。特別是當代劇。

《不完美的她》原版腳本其實非常好,日版《母親》從5位母親的過往經歷刻畫各自的人物臉譜,隨著故事的發展,展開一段自我救贖,最終成長。是女性題材的治癒系經典。

很多國家都有翻拍,不乏佳作,大陸版的剛剛上映,因為有周迅,有惠英紅,有趙雅芝,我不能先一杆打死。目前豆瓣的評分是7.1,讓我們到收關再來看看,是不是會不一樣。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寫親情的劇本,會想起18年小火一把的懸疑劇《網絡迷蹤》(Searching)。是那種小清新式懸疑父愛劇,看起來不費勁。

乘著酷喵到期,再重溫一把。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落筆之前我一直在想,懸疑電影應該怎麼寫?

寫劇情?對未閱片的讀者很不友好,兩小時最大的懸念如果被一篇劇透透光,再去看會覺得很虧。

寫演員?這部片子除了爸爸John zho臉熟以外,其他演員對大部分中國觀眾都很陌生。導演Aneesh Chagant更是除此之外並沒什麼大場面的代表作。

那這部電影就沒有亮點了嗎?——恰恰相反。

這是一部充滿誠意的,製作用心的小成本商業片典範。於是我想,不如就從商業片的角度,用我商務影視從業人員的專業方式拆分,看看能不能說清楚一些區別於傳統影評的觀點。


①完美的剪輯

這是一部拍攝用了13天,卻花了將近一年多完成剪輯、特效、校色等後期工作的電影。毫不誇張地講,可以預見的,這是一部在後期機房裡“剪”出來的電影。

懸疑片,推進故事發展的往往是劇情,懸念製造、情節推進、講故事的手法又往往是演員表演或鏡頭語言。

可是《網絡迷蹤》不同。從開場的第一幀起,就把自己的故事放在了電腦屏幕裡面。這是一部讓觀眾看2小時電腦屏幕的電影。也因此,後期耗費大量精力設計並製作所有推進情節的伏筆,小到點開的新聞頁面、郵箱郵件,大到打開的聊天窗口,視頻對話···

大段需要充滿屏幕的各種對話框,構建起電影創造的世界,就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網絡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老父辛苦編織愛女的生活軌跡,尋找可能找到女兒的任何線索,開啟現實版“人肉搜索”路徑。

過程很艱辛,層層撥開迷霧,編劇用不斷鋪設的伏筆,釋放迷惑選項與煙霧彈。沒到最後,我們根本不能知道,閨女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似乎所有人,通過網絡世界都和女兒有某種連接。又似乎所有人都置身事外。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初學剪輯的朋友,可以拿著電影開場前五分鐘的“飛屋環遊記”式偽紀錄片作為教程,輕盈歡脫,一氣呵成。


②完美的植入環境

恕我職業病,這電影,不賣點廣告太可惜了。嚴重懷疑蘋果投資了。全程果粉熟悉的各種功能展露無疑。全片兩小時蘋果各種深度植入啊。

值得一提的,是主創團隊。導演,編劇,製片等主創一眾都是沒畢業紀念的來自南加州大學的小夥伴們。早些年自己用谷歌眼鏡拍的小片子受到谷歌的賞識,被簽下來專門拍些商業廣告。(果然職業做廣告的)

《網絡迷蹤》的構思來自於他們早些時候實驗性的一部片子叫做《取消關注》。離開谷歌後,腳本漸漸成型。再去自己找演員,自己拍攝,自己剪輯。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獨立電影人這條路很辛苦,但是這群年輕人從照片裡透出來的朝氣真是讓人羨慕。中間還有位土生土長中國姑娘擔任製片人。


寫完這裡的今天,圍脖上有一條熱搜引起我的注意。國內獨立電影人的生存非常艱辛,有網友爆料,在豆瓣導演蹲點每一個收藏影片的網友,再分別私信併發送電影的網盤鏈接,以此傳播自己的作品。

寫好故事很難嗎?很難

《網絡迷蹤》是一部對習慣用“電腦”這個媒介,觀看電影非常友好的一部作品。編劇和剪輯都非常用心。值得推薦。

也希望國內更多獨立電影人,能有更多機會發布自己用心創作的作品。

寫好故事,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放眼望去,彎彎的編劇們正在悄悄成長,大韓民國的影視正在騰飛,而我們的編劇,卻還在低頭琢磨怎麼把《母親》這種已經有完美構架的劇本打磨成文藝範本。格局多少都差了幾絲火候。

三月的尾巴,上海的氣溫又奇怪的跌入寒冬。意識流再飛一下下吧······


看有觀點的小發現,給生活找點小樂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