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的療效如何做到"若風之吹雲"?

記得去年看過一篇貼文,說現代針灸的療效不如古代。原因是,按照古人的說法,針灸的療效應該是若風之吹雲,即使不是一次治癒,也應該是當場見效。而現代針灸療效較慢,要針刺多回,按療程治療。殊不知,"快速起效"仍是現代針灸的主要特徵。但是有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現代針灸一樣可以達到古人描述的奇效,但只是在某些疾病的某些階段。我們當今對疾病的認識,要遠遠超過古人。高明的醫生不是無所不能的醫生,而是知道在疾病的哪個階段能起多少作用。我們應當在對疾病的全面認識的基礎上,評價療效。而不是哀嘆今人不如古人。

其次,要想說明針灸療效,針灸醫生必須重視針後即刻的查體。所有的疾病,幾乎都會有症狀或者體徵,針灸醫生在診斷階段很注意收集這些資料;而在治療之後,卻忽視了即刻查體。例如,疼痛的評分,關節活動度的變化等。對內臟疾病來說,如果善用觸診,也可以檢查出即刻的改變。只有善用查體比較,你才會發現什麼是"風之吹雲"。

針灸的療效如何做到

第三,如果掌握一些通用之法,在調節人體"背景"的情況下,很多疾病也可以快速緩解。這就是為什麼在外人看起來針灸容易學,甚至有速成班。一穴治全身,一針起沉痾。在當今來說,也並不少見。古人對於"調節背景"的特殊手法沒有明示,但是如果你深諳人體的感受器特性,也一樣可以做到。目前西方有些手法實踐者,可以說是重新發現了中國古人發現的東西,例如筋膜學說、顱骶椎療法。正是利用了這些原理。

總之,崇古派的悲觀,和無知者的自大,都不可取。踏踏實實學結構,實事求是講療效。你也會發現——效之信,若風之吹雲。但此效,非彼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