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的瑰寶——針灸

中醫學的瑰寶——針灸

針灸療法(Acupuncture),即利用針刺與艾灸進行治療,起源於新石器時代。“針”即針刺,以針刺入人體 穴位治病。它依據的是“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辯證原則,進針後通過補、瀉、平補平瀉等手法的配合運用,以取得人體本身的調節反應;“灸”即艾灸,以火點燃艾炷或艾條,燒灼穴位,將熱力透入肌膚,以溫通氣血。針灸就是以這種方式刺激體表穴位,並通過全身經絡的傳導,來調整氣血和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針灸因為易學易用,已經在現代家庭醫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

針灸療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獨特的醫療方法。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針灸療法有哪些優點呢?

中醫學的瑰寶——針灸

療效顯著:通過針或灸刺激體表一定的部位調動機體本身固有的調節能力達到治病的目的。通過調治,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很多疾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火針治療陳舊性軟組織損傷、化膿灸治療哮喘、埋線治療癲癇、電針治療頑固性失眠等。

操作簡便:治療工具簡單,勿需特殊設備,只要隨身帶上幾支針和一些艾絨(或艾條),以及酒精、棉花等,無論在哪裡,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治療。

易學易用:學習針灸,只要能記住孔穴的部位和它的主治證,熟練操作方法,認識疾病,就可以給人治病。學起來比較容易,用起來也不算困難。

適應症廣:針灸治療適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傳染科、五官科等臨床各科的多種疾病。近年來對針灸病譜的研究表明,針灸對400多種病症可發揮治療作用。

經濟安全:無外源性物質的毒副作用,針灸通過刺激穴位,激發並加強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加速疾病的自然痊癒過程。

防治結合:針灸可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既可在疾病發生之時予以治療,又可在未發病之前予以刺激,扶助正氣,未病先防。臨床上常用灸神闕、足三里、關元、氣海等穴位防病保健。

中醫學的瑰寶——針灸

針灸治療的第一步至少需要45分鐘:深入的瞭解病情,觀察舌苔,臉色,和觸診(陰冷的部位,過軟的部位等)還有就是中醫特有的方式――診脈,醫生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瞭解病人的身體狀態。針灸理療師利用細針刺激能量通道,使得加強受損組織並重塑和諧。但是同一種病症,病人需要治療的穴位並不一定是相同的,因人而異。

中醫學的瑰寶——針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