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COSTA入華,即飲咖啡大廝殺,可口可樂“雙管齊下”戰力幾何?

3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商超渠道發現,可口可樂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COSTA即飲咖啡。這是可口可樂收購COSTA後的第一款在中國落地的產品,也意味著,中國市場上出現了可口可樂運營兩款即飲咖啡:COSTA咖啡和喬雅咖啡,不過兩款產品定位不同。

事實上,可口可樂早在9個月前COSTA即飲咖啡在英國推出時,就有在中國市場推出的計劃。對此,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定製出更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所以才於今年進入中國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如今,不僅是可口可樂加碼即飲咖啡業務,在中國市場上,早有雀巢、星巴克、統一等品牌,未來,中國咖啡市場將全面進入產品、品牌、渠道、供應鏈等綜合能力競爭時代。

瓶装COSTA入华,即饮咖啡大厮杀,可口可乐“双管齐下”战力几何?

雙品牌策略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COSTA即飲咖啡已經在華聯等超市銷售,售價為7元/瓶,包括純萃美式與醇正拿鐵兩個產品,規格為300ml的PET包裝,更便於攜帶和多場景消費。該系列產品率先在北京等一、二線重點城市的各大賣場、超市、便利店、傳統食雜零售店、自動販賣機,以及線上各大電商平臺銷售。

與此同時,可口可樂旗下另一即飲咖啡品牌——喬雅咖啡也在一同出售。喬雅咖啡售價為8元/瓶,規格為340ml。喬雅咖啡於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品牌誕生於1975年,是可口可樂全球17個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品牌之一。同時,喬雅也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地擁有專屬的現磨咖啡機。

對於兩個咖啡品牌之間是否存在競爭?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回覆北京商報記者稱,COSTA定位專業的高端咖啡品牌,針對的核心人群是對咖啡有一定了解、追求更優質咖啡的品質生活追求者。喬雅咖啡主要針對20歲以上充滿活力、中等收入的年輕白領。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可口可樂在中國咖啡市場雙品牌的運作,首先是為了搶位置,進而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

據瞭解,COSTA即飲咖啡採用了與COSTA門店同款摩卡意大利混合咖啡豆,並定製了低糖、低脂肪配方,還原門店現煮咖啡經典風味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攜帶、多元的消費選擇,

在中國咖啡市場,多品牌運作是咖啡巨頭的通用做法。雀巢在中國市場的咖啡品牌包括雀巢咖啡(Nescafé)、濃遇咖啡(Nespresso)和星巴克(Starbucks)。其中雀巢咖啡主要為速溶和即飲產品,主打中低端市場。濃遇咖啡和星巴克主要佈局膠囊咖啡和掛耳咖啡、以及高端即飲產品。

遲來的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COSTA即飲咖啡早在2019年6月在英國已經推出,當時可口可樂就宣佈了將該產品推廣到中國的計劃,但這一等就是9個月。對於為何此時才引入中國,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稱,希望COSTA中國研發團隊與可口可樂合作,定製一個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即飲咖啡系列。

COSTA海外市場首席運營官莫颯稱,考慮到現代消費者忙碌的生活狀態和消費需求,COSTA瞄準即飲咖啡市場,同時為COSTA在競爭愈加激烈的咖啡市場中帶來新的增長點。目前,COSTA在英國即飲咖啡市場獲得了6%的市場份額。

可口可樂也需要通過COSTA提高自身在咖啡領域的盈利能力。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可口可樂茶和咖啡業務板塊連續兩年僅保持1%的增長率,其中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於茶飲料。

同時,在COSTA即飲咖啡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9個月中,中國的咖啡市場又增加不少強勢入局,農夫山泉在推出炭仌碳酸飲料後,2019年10月又推出了三款即飲咖啡。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農夫山泉等新進入咖啡領域的品牌是COSTA直接的競爭對手。COSTA的“遲到”失去了一定的先機。

不過,COSTA開始“變相”加碼中國咖啡市場。除了推出即飲產品,COSTA已著手在中國市場佈局自動咖啡機業務。同時,COSTA計劃在中國市場開設更多的新門店。

COSTA方面表示,開設新店是一種戰略行為,以鞏固COSTA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美譽度,並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進一步提升品牌力。目前,COSTA在全球30多個國家經營超過4000家門店。在10個海外市場上擁有超過8500臺自助咖啡機。2006年,COSTA咖啡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已在中國開設500多家門店。

據瞭解,2018年可口可樂宣佈收購COSTA,2019年1月,COSTA正式成為可口可樂的一員,藉助可口可樂全球市場規模及分銷渠道等優勢加速發展,同時為可口可樂提供強大的咖啡行業平臺,加速其向全品類飲料公司發展。

瓶装COSTA入华,即饮咖啡大厮杀,可口可乐“双管齐下”战力几何?

市場白熱化

伴隨COSTA即飲咖啡進入中國,加之原有可口可樂旗下喬雅咖啡,以及雀巢、星巴克、統一、味全等傳統品牌,和新進入的農夫山泉等巨頭,顯然,中國咖啡市場已經越發擁擠,且巨頭林立。

朱丹蓬認為,2018年起,中國的咖啡市場異常活躍,市場競爭已變得白熱化,但中國咖啡市場已有千億規模,未來的市場空間更大。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人均咖啡年消費量不足10杯,而在歐美國家,這一數據為300杯咖啡。2017年全球咖啡市場增速僅2%,但中國增速達15%。2019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超1100億元,預計2025年或超1萬億元。

市場之大,企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徐雄俊認為,咖啡市場的競爭主要是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程度的競爭,而雀巢、星巴克在消費人群中的認知度較高,推動其市場份額較高。

雀巢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咖啡企業,搶佔了先機。數據顯示,雀巢在即飲咖啡市場以68.3%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加之雀巢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地位更難以撼動。

目前,咖啡的細分市場正在形成,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據瞭解,統一、味全等企業已經推出低溫即飲咖啡產品,提前佈局即飲咖啡的升級市場。

“不管是產品創新、還是品牌認知度,都需要以一個完整的咖啡產業鏈作為支撐,實現從原料種植、咖啡製作工藝和前端消費場景的協同,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徐雄俊說,可口可樂與COSTA形成了上游端優勢互補,並覆蓋社交、商務、家庭、餐飲等多個消費場景,體量會進一步增大,但不可避免的是,COSTA需要通過開店、品牌宣傳、渠道佈局提升企業認知度,運營成本將會增加。

北京商報記者 李振興/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