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寧鄉:抗疫戰場“夫妻檔”不顧安危衝一線

紅網時刻2月3日訊(寧鄉站記者 鄔豔)直到正月初六中午,寧鄉市喻家坳鄉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易建華和同在一起上班的妻子陳素純才抽時間急匆匆趕回家陪獨自在家的老父親吃了團圓飯,說起這個,易建華說,父親生氣了。其實,易建華和陳素純就住在衛生院旁邊的公租房內,走路只要5分鐘,也怪不得父親生氣。

夫妻倆一起當守院人

1992年,從益陽衛校畢業的夫妻倆一同進入了喻家坳鄉中心衛生院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這是從業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面對這麼大的疫情。”易建華說,衝在前面是他的職責所在。

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組織成立了醫院應急小組並制定實施方案,組織醫院全體醫療及公共衛生一線人員部署防疫安排,在院內設立分診臺、發熱門診,並將防護物資發放到位。“其實我是可以休息的,但是正月初二就被他喊回來上班了。”陳素純是衛生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疫情發生後,由於醫院放假人手不足,易建華立馬想到了距醫院只有5分鐘路程的妻子,將她安排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陣地,為來院發熱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相關人員進行登記及引導至發熱門診。

“別的醫生都回去了,她住得近,方便。”易建華說,“沒人了,誰都要上。她是我的妻子,更是一名醫師,自己人,更好使喚。”

來醫院這些年,易建華很少休息,他說,一年365天可能有360多個班。今年春節,他早早就做了休假準備,準備陪家人好好過個年,最後,是一直無休,持續奮戰。“那就繼續當一名守院人吧,反正都守了這麼多年,也不差今年了。”易建華習慣了忙碌,而妻子陳素純也習慣了陪丈夫在醫院度過一個又一個重要的節日。

絕不放過任何疫情疑點

從1月23日至今,喻家坳鄉中心衛生院接診的發熱病人有100多例,每一例,易建華都經手,而對於每一名發熱病人,易建華都會仔細研判,堅決不放過一個疫情疑點。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6時許,在看完所有病人後,易建華突然想起有人說,一名發熱病人沒有就診就走了,不知去了哪裡。他馬上緊張起來,找到當日所有醫生進行了詢問、排查。“我們醫院醫生都說沒有接診,我當時就著急了,就想著是不是去了雙鳧鋪中心衛生院。”來不及細想,只想馬上找到人的易建華馬上驅車到了雙鳧鋪中心衛生院進行詢問,發現當日並沒有喻家坳鄉的病人過去就診。

“關鍵時期,每個發熱的病人都必須非常關注,不能出差錯。”易建華從下午6點找到晚上9點,最後才通過詢問村醫找到了該名病人,“後來去看他的時候,發現他雖然有點發熱,但其他情況都比較好,才放下心來,目前一直在我們的監測當中。”

●市疾控中心周茂林夫妻

紅網時刻2月3日訊(寧鄉站記者 朱佳 通訊員 李華)

1月23日晚6點,市疾控中心黨員周茂林、鄧配帶上1歲兒子正趕在回瀏陽老家的高速公路上。辦公室一個電話改變了既定的行車軌跡,該中心緊急通知全體幹職工取消休假,全體待命。回寧鄉後作為疫情機動四隊隊長的周茂林甚至來不及回家就趕到中心參加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培訓會。

妻子鄧配很坦然地接受了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動。接下來的日子裡,夫妻倆作為市疾控中心的青年骨幹,在不同崗位共同作戰。大疫當前,周茂林一人身兼數職。作為健教副科長,他抽調市衛健局宣傳組,深夜學習省、長沙市最新防控方案,參與完成寧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系列宣傳。中心值班室電話諮詢量一度爆線,為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他及時整理核心信息下發各鄉鎮衛生院普及科學防控知識。作為機動四隊隊長,他深夜出隊趕赴醫院,開展就診病例流行病學調查,直面患者,危險程度不亞於一線醫生。他毫不畏縮,詢問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接觸史、就診史等關鍵信息。通過歸納撰寫調查報告為控制寧鄉疫情提供寶貴的一手資料。為了減少可能傳染兒子的風險,他與鄧配商量將兒子送到鄉下交給父母帶。在中心全體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他又擔負起消毒技術組組長,回應社會大眾關切的小區消毒、私家車消毒等問題。他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組織中心消毒技術人員現場實操培訓,身先士卒前往疫區消毒。為了確保消毒效果,又前往相關企業核實消毒產品實效,協助指定消毒液配比方案,分類指導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在這段艱苦作戰的日子裡,鄧配也每日繃緊神經奮鬥在阻擊疫情的戰線。作為對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的隊員,鄧配跟同事一起前往詢問觀察對象身體狀況、體溫變化,細心指導居家消毒,安撫情緒。顧不上吃飯,穿梭在寧鄉城區的大街小巷,直到對方解除醫學觀察為止。這種細緻的工作,需要疾控隊員高度負責,又要注重防護自己避免可能近距離感染。鄧配說:“我們沒想那麼多,以前熬夜追劇是為了快樂,現在加班加點是為了早日團圓。疫情不息,戰鬥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