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當移風易俗遇上疫情防控一場場“聚餐危機”就這樣被化解

寧鄉:當移風易俗遇上疫情防控一場場“聚餐危機”就這樣被化解

2月2日,聚餐管理工作督查組在新江天大酒店檢查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

紅網時刻2月6日訊(寧鄉站記者 彭小鳳 通訊員 蔣文)“現在正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高發期,如果打道場、聚餐的人數太多,引發疫情擴散,那就真的對不住別人,所以我們決定喪事簡辦,不做道場,不收人情,不放鞭炮,不受鄰居們的幫忙。”1月28日凌晨3時許,寧鄉市壩塘鎮壩塘社區89歲的何淑坤老人逝世,其大兒子何東華表示,疫情高發期,選擇喪事簡辦是對大家的生命安全負責。當日上午10時許,家屬就將何淑坤老人的遺體送到了市殯儀館。下午2時,當鎮政府工作人員來到喪事現場,老人已入土為安。

春節期間,為了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樣的場景在寧鄉市各地屢見不鮮。自1月24日寧鄉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下,市委、市政府、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各地誌願者多級聯動,紮實抓好集體聚餐活動的摸排、勸阻和檢查巡查工作,共取消城區中大型餐飲宴席5620桌次,取消、延期及按規定簡辦農村集體聚餐1455例。當移風易俗遇上疫情防控,一場場“聚餐危機”就這樣化解,這既是各級聯動勸阻的成效,也是市民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積極配合,更是寧鄉市持續深化移風易俗,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結果。

市委、市政府高位統籌部門單位嚴控聚餐戰疫情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和指揮部調度會議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強調,集體聚餐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嚴防死守,切實加強婚喪喜慶等聚餐活動管理。市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先後印發《關於取消婚喪喜慶等聚餐活動的調度令》(寧防病令〔2020〕8號)、《關於加強婚喪喜慶聚餐管理的調度令》(寧防病令〔2020〕43號),明確要求各鄉鎮(街道)切實擔負起屬地負責,加強摸排、調度,一律取消紅喜事、壽宴和其他聚餐, 喪事一律從快從簡辦理。

近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娟,副市長賀立權等先後帶隊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和市市監局調研督查集體聚餐活動管理情況,市紀委監委跟進督查督導,確保調度令要求落到實處。

面對疫情,市委、市政府緊急高位調度、統籌部署,各部門單位絲毫不敢懈怠。市食安辦、市監局、文明辦密切協同調度,在受領任務後,第一時間制定《關於在全市範圍內停止舉辦集體聚餐活動的通知》《關於全市農村廚師停止承接集體聚餐業務的通知》,統一錄製《關於停止舉辦集體聚餐活動的緊急通知》音頻下發給各鄉鎮(街道),要求全市農村廚師、餐飲服務經營者停止承接集體聚餐和聚餐用具租借業務。

市市監局局長姜小鵬9次組織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集體聚餐活動管理工作,密切調度鄉鎮(街道)、各市監所、農村廚師協會等單位,加強婚喪喜慶聚餐活動摸底排查、宣傳勸導工作。市農村廚師協會在市市監局調度下,主動加強行業自律和宣傳引導,督促和引導1200餘名協會成員自覺不承接集體聚餐和聚餐用具租借業務。同時,市食安辦每天彙總各鄉鎮(街道)報送的聚餐活動摸排情況,逐條核查信息,對上報情況不詳實、勸導不到位等存在疑點和難點的聚餐活動,及時向鄉鎮(街道)進行反饋和追查。並聯合市文明辦派出16個督查組,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隨機督查,檢查是否存在違規操辦婚喪喜慶等聚餐活動的現象。及時提示通報,針對核查和督查中發現的異常情況,市食安辦第一時間採取交辦、提示等方式,督促相關鄉鎮(街道)進行整改處置,至目前共向13個鄉鎮(街道)下發工作交辦函3份、提示函2份,通報聚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18個問題,及時消除了集體聚餐隱患。

鎮村頻頻出招管控集體聚餐市民主動取消宴席響應號召

1月27日,菁華鋪鄉嶂山村“村村響”廣播響起來,一遍又一遍向村民發出倡議,讓大家儘量不要走親訪友,不參加集體聚餐活動,以保護自身安全。1月28日,金洲鎮農村廚師胡某違規在夏鐸鋪鎮承辦農村酒席。接到群眾舉報後,金洲鎮迅速對胡某進行約談,胡某檢討並承諾:在疫情未解除之前,絕不再承接任何辦廚業務。2月2日,流沙河鎮在巡查中發現一例喪事聚餐人員超標,立即將超出兩桌範圍的人員勸導回家就餐,並現場拆除多餘桌椅……

這是鄉鎮(街道)、村(社區)主動作為、壓實責任千方百計應對疫情的幾個縮影。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緊緊圍繞實現“紅喜事、壽宴和其他聚餐一律取消,喪事一律從快從簡”的目標,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強化屬地責任,多措並舉嚴格集體聚餐活動管理,先後有黃材、煤炭壩、金洲、菁華鋪、流沙河、沙田等鄉鎮黨政領導幹部帶隊開展集體聚餐活動排查勸導工作。通過利用“村村響”廣播、宣傳車、微信群、橫幅標語等方式進行多維度、立體式宣傳,讓群眾人人知曉“防疫期間不能聚餐”,強化人民群眾自覺不舉辦、不參與集體聚餐活動的意識。強化餐飲業和農村廚師管理,採取約談、走訪、簽訂《暫停辦廚服務承諾書》等形式,嚴格要求轄區內餐飲服務經營者和農村廚師不得承接、承辦集體聚餐和廚具租借業務。深入排查摸底,採取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聯村領導包村、村幹部包片等方式,實行網格化摸排管理,及時、準確掌握轄區內有舉辦集體聚餐活動意向的情況,並及時報市食安辦備案。嚴格勸阻聚餐,採取“全面摸排、優先勸導,違規聚餐強制撤離”的原則,組織黨員幹部逐家逐戶上門勸導,反覆做好說服教育工作,確保違規聚餐活動“零發生”;全市各地的志願者也主動出擊,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深入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的理念廣為人知。灰湯鎮還發揮群眾智慧,拍攝《抗“疫”順口溜》,登上了人民日報網絡平臺。

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頻頻出招防控疫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龍田鎮橫嶺村,黨員夏田中逐一通過微信、電話,告知親友其女兒原定正月初六的回門宴延期舉辦。在雙江口鎮羅巷新村,93歲抗日老兵高正文生前遺囑“我死後絕對不要大操大辦,也不要做道場”。2月1日上午,93歲的高正文與世長辭,兩個兒子遵從他的遺願,沒有驚動親朋好友、左鄰右舍,2月2日便迅速火化,整個過程不到24個小時。在夏鐸鋪鎮六度庵村,1月31日晚,老黨員許梓伏老人帶著“記住,不要操辦,我不會怪你們的……”的囑託“安靜”地離開。2月1日上午9時許,許梓伏老人的遺體火化歸山,沒有道師靈堂,沒有聚餐受禮,連煙花爆竹聲都未曾響過……

集體聚餐活動管理事關疫情防控和人民群眾安全。據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寧鄉市將持續抓好婚喪喜慶聚餐管理,加大檢查巡查力度,對疫情防控期間違規操辦、承接集體聚餐活動的行為,將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