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將會「斷崖式下跌」還是「軟著陸」?

高房價將會“斷崖式下跌”還是“軟著陸”?

9月18日至20日,第12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當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在會場上接受媒體專訪時則表示:房地產價格被高估並不一定代表房地產市場會崩盤。中國房價出現大規模下跌,斷崖式下跌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在談到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風險時,朱寧提到了房地產泡沫的風險。他建議徵收房地產稅、發展租賃市場、改革土地供給制度。當前,中國房地產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與過去歷次房地產危機不同。中國的情況是,大量房產由居民家庭所持有。所以,房地產風險不大。

對於,朱寧來說,中國樓市在經過了十年五次房地產調控失敗後,人們已經不再對房地產調控政策抱有信心,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房子買到就是賺到,進而引起恐慌性購房。這種投機行為在中長期一定會對中國經濟帶來較大的危害。

高房價將會“斷崖式下跌”還是“軟著陸”?

而我們卻覺得,不應低估居民家庭加槓桿所帶來的金融風險。本輪房價上漲始於2015年上半年,到現在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很多人認為,大量房地產資產為居民個人所持有,這對於國內經濟是最安全的,但是卻忽略了三個問題:

第一,國內各城市的房價,並不是剛需推高的,主要還是炒房需求給拉上去的。現在的狀態是,少數人擁有幾套、十幾套,甚至上百套房源,而多數民眾要麼做了房奴,要麼乾脆買不起房。如果房價出現大跌,投機性購房者帶來的棄房斷供風險是不容低估的。

第二,近年來,國內全民加槓桿,中國居民的房貸槓桿已經佔到了GDP的一半。表面上看,個人房貸風險不大,但是個人貸款要長達幾十年,這其中誰能保證房價不大跌?誰能保證貸款家庭不失業?又誰能保證貸款家庭的收入能夠持續穩定的增長?而一旦其中出現變故,房地產的金融風險帶來的危害不能小覷了。

第三,全民加槓桿買房也存在問題。一些付不出房子首付的家庭,看到房價上漲也要想買房,於是就開出虛假收入證明,找到房產中介或其他金融機構幫忙,通過首付貸高槓杆率買房被禁止了,最後就走消費貸、過橋貸的途徑,來解決房貸的首付問題。這些高槓杆購房家庭,雖然也圓了住房夢。但是短貸長投,給銀行帶來的風險隱患是不言而喻的。

高房價將會“斷崖式下跌”還是“軟著陸”?

現在問題是,朱寧教授也是為中國的資產價格被嚴重高估而擔心,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在他看來,過去20年房價一直沒有大規模下跌,並不能代表今後幾年房地產價格仍然不會下跌。不過,我們卻認為,中國的高房價通過去泡沫化、去投機化,避免發生斷崖式下跌,進行軟著陸還是有可能的。

首先,堅決避免一二線城市房價出現大起大落,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所以,目前多數一二線城市都實行了限購、限售、限價等措施。進而通過“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使一二線城市房價每年穩中有降,每年能跌去12-15%左右,通過五至六年房價的下跌,達到軟著陸的目標。

與此同時,要提升民眾在收入分配蛋糕中的比重,並且嚴控物價漲幅,讓更多的家庭進入到中產階層,而由於更多家庭的收入得到提升。這樣房價每年跌一點,居民收入每年提升一點,在若干年去投機化後,國內一二線城市有望實現無損害“軟著陸”的目標。

再者,在控制住一二線城市系統性風險的同時,對於三四線城市動輒過萬的房地產泡沫,最好是控制其價格上漲,並且任其破裂。因為,個別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泡沫破裂,只是局部性風險發生,但只要不發生大城市的金融系統性風險就可以了。

比如,環京部分三四線樓市去年至今房價下跌了三四成,儘管看到了不少業主維權退房訴求,但也沒見到發生什麼大的金融風險。所以,三四線城市房價即使出現大跌,也是在可控的範圍內。

高房價將會“斷崖式下跌”還是“軟著陸”?

再次,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先由房地產調控來打擊投機炒房者,等到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了就可以適時推出。一是房地產稅,通過在住房的保有環節上徵稅,這樣可以增加囤積炒房者的成本。

二是,多渠道保障,多途徑供給,來解決不同層次居民的住房問題。先是要發展房地產租賃市場,再要建立保障房、共有產權房等。未來中低收入家庭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住房問題。商品房市場的重要性會被刻意的弱化。

最後,未來中國經濟要擺脫對房地產的束縛,地方政府要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並且還要加大土地市場的供給,以平抑高地價所帶來的高房價。這樣土地市場供應多了,就會有更多房源可供選擇,房價也會隨之回落。

學院派教授朱寧暢談了他自己對房地產泡沫風險的擔憂,並表示這樣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不會很大。但是,我們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只能是讓一二線城市房價穩中有降,實現軟著陸,保證不發生全局性的金融風險,再通過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來實現軟著陸。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分化調整將在所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