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或已經完成「軟著陸」, 房價崩盤論者又被「打臉」?

自2015年中國啟動樓市調控之後,16~17年間房價不降反漲,而且房價漲幅可以說是頂上見頂,讓許多喊著房價必然下跌的專家們傻了眼,倒是任志強這些一路喊多的參與者博得了大眾的眼球,

而這些年來,越發猖狂的炒房客們也成為了眾人質疑樓市是否存在過多泡沫的一大主因。

樓市或已經完成“軟著陸”, 房價崩盤論者又被“打臉”?

01

這樣的情況也吸引了眾多外媒對中國樓市保持高度關注,而在過去的兩年間,這些外媒們紛發表各種中國經濟崩盤論。

這種論點的核心就是逐步企高的房價正在加速中國樓市的泡沫化,而整個樓市即將在不斷攀高的房價和過於狂熱的投機氣氛中崩盤,而中國經濟也將遭受重創。

02

雖然從2005年開始就有外媒不斷提出中國樓市面臨泡沫破裂的經濟風險,但是這兩年在中國房價屢調屢漲,尤其是2015年提出多項調控案例卻在本質上推高了房價後。

這種中國樓市崩盤的論調甚囂塵土,甚至認為中國樓市每隔幾年都會上漲,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但到了2018年年初,目睹了中國一線城市房價的確實下降之後,這些外媒們紛紛改口,認為中國的調控手段確實卓有成效。

03

進入2018年後,這些曾經唱衰中國樓市的外媒都紛紛改口,承認了中國樓市在大力調控下得到的顯著成果, 這一方面是因為樓市的準確數據確實反映了樓市的降溫,另一方面是自12月以來的調控手段確實效果十分顯著,得到了外國的一致認可。

原來對中國能否有效處理房產經濟軟著陸問題的質疑都紛紛變成了肯定。

04

儘管房地產調控不會放鬆,但房產稅出臺一再推遲,這項稅收能進一步打壓投機行為,但它同時會讓房價的下跌變得難以控制,帶來的連鎖反應這是決策者最為擔憂的事情,但是不必擔心中國樓市會帶來像是美國次貸泡沫那樣的金融危機,因為中國沒有基於房產的高風險金融產品。

樓市或已經完成“軟著陸”, 房價崩盤論者又被“打臉”?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房價仍然處於絕對高位,和人民的收入可承受水平仍然差距很大,雖然推出的租售並舉、租售同權等條例正在緩解人們的住房需求,但是一直壓制人們的購房需求也並非長久之計。

為了讓房產真正實現軟著陸,精確處理這世界上最複雜的房產困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房價暴跌真的是奢望? 專家: 取消限購改為15年限售

2016年,930新政開啟了全國因城施策的樓市調控。截至目前,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二手房房價全部止漲,樓市降溫比較明顯。

2017年,930新政滿一週之際,樓市颳起了第二輪調控風暴。石家莊、南昌、南寧、臨沂、桂林等“虛火”正旺的二三線城市“接棒”調控。

從一二線樓市到三四線樓市,隨著樓市熱點的轉移,本著“房價露頭就要打”,調控大招也緊隨其後。

樓市或已經完成“軟著陸”, 房價崩盤論者又被“打臉”?

但是,部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舊較大,連某些小縣城也難逃房價“瘋漲”的命運,所以許多買房者稱並未感受到房價實質性的下跌。

樓市調控的主要目標是穩定樓市,防止房價出現大起大落。而買房者則希望房價出現大跌,甚至暴跌。這二者之間存在一些偏頗。

隨著房貸利率不斷上調,限售政策的逐步發力,剛需族只能持幣觀望,而炒房者則進退兩難,樓市逐步走向“有價無市”的狀態。

就目前而言,對於剛需來說,等待房價暴跌抄底恐怕只能是一廂情願了。

一方面,房價暴跌只能是經濟出現了大問題,這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任何人都吃不消。另一方面,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加快建立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樓市環境。

中國經濟界的泰斗人士,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曾表示,建議將限購改為限售。此外,北大房地產發展研究基金中心副主任杜猛也多次表示,應該取消限購,改為15年限售。

樓市或已經完成“軟著陸”, 房價崩盤論者又被“打臉”?

目前推出的限售時間一般為2-3年,最長限售期是保定和珠海推出的10年限售。

不可否認,高房價很大程度是由投資炒房熱帶動的,而限售,特別是長期限售,恰恰可以逼迫炒房客要麼將短線投資改為長線投資,要麼就拍拍屁股抓緊離場。而針對前者,沒有了短期獲利的可能,投機需求必定減少。

目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9月22日開始,限售成為第二輪樓市調控的最大特徵。截至目前,全國已經累計44個城市加入了限售的行列。

樓市或已經完成“軟著陸”, 房價崩盤論者又被“打臉”?

這,又給買房者傳遞了什麼樣的信號呢?

第一,對投資性購房群體產生威懾力,進一步保障剛需購房者的利益;

第二,讓市場各方認識到政府穩定樓市和房價的決心;

第三,樓市調控短期內不會結束,政策會繼續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為長效機制贏取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