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的田小娥值得同情嗎?

小多餘說


田小娥當然值得同情。她是那個封閉村莊裡一個被蹂躪的女人,一個父權社會縮影下的犧牲品。她放浪不安定,可她值得同情與尊重。

小娥第一次嫁人是做郭舉人的妾,兼當泡棗工具。加工方法是把紅棗塞進自己下體十二個小時,每日三顆,每月休息一週。而郭舉人的夫人每晚都要監視她完成塞棗的任務。這是何等的壓抑和蔑視。在這份婚姻裡,她“過著狗都不如的日子”。

在這樣的婚姻裡愛上年歲相當的長工黑娃是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在這份似乎承載了太多欲望色彩的愛情裡,她起碼做回了一個人。他們私奔,他們被全村人指責,但她活得像個人。後來,黑娃鬧起革命跑了,她被拋棄在孤苦無依的困境裡茫然不知所措。

於是她被鹿子霖誘姦。對於此,她沒有過多的反抗。她又能反抗什麼呢?鹿子霖可以讓她生存,還可以給她一絲情感的慰藉。無以立足的她能出於什麼理由去反抗呢?她為了鹿子霖報復白嘉軒,去勾引對方的兒子白孝文,在目的達成後卻被鹿子霖授意殺死。理由是她實在是一個蕩婦,是那一套冠冕堂皇的禮法。

田小娥是用身體和愛意去成全男人的一生,也是身體和愛意反覆被拋棄的一生。在那個社會里,她除了身體沒有任何資本,而這唯一的價值被無盡索取和壓榨。禮法如刀,刀刀斬在這些弱者身上。如果說文明是人性擺脫獸性的歷程,那麼它起碼有一點高貴之處就在於同情這樣的弱者,併為他們發出他們自己無法發出的聲音。


褚漢辰


當然,毫無疑問。

田小娥本質上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可憐的女人,一個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女人。

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一個女人為了生存,必須要付出勞動力,所以這決定了他必須依附於男人才能生存下去。

一開始他嫁給了郭舉人,能夠過上很好的物質生活,但作為一個年輕女性,他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所以在她遇到黑娃時她找到了精神上的依靠,她認為自己找到了可以真正依靠的男人,她可以忍飢挨餓都要跟著這個男人,她從這個男人身上看到了希望。

跟了黑娃之後,雖然進不得祠堂,但她並不在意,只要一輩子能跟黑娃在一起,他都覺得很好,她跟黑娃一起下地,為了他倆的生活努力奮鬥。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忍的。黑娃在農協失敗後為了逃命,不得已上山當了土匪,丟下了田小娥,她漸漸地沒有了黑娃的消息,到她到底是個重情的女子,為了自己的黑娃她可以做出任何事,不得已屈從於鹿子霖,這個偽君子並不是對他好,純屬看上了她的美貌,這個時候的田小娥是矛盾的,雖然討厭鹿子霖,但為了黑娃,她不得不硬著頭皮侍候鹿子霖。

後來,他找到了和他同病相憐的白孝文,這個時候的白孝文敢愛敢恨,不再是過去的偽君子模樣,他們真心相愛,但遭到世俗的反對,後來在痛苦中死去。



田小娥與冷秋月,孝文媳婦一樣,都是那個時代的女性的代表,是那個時代害了她們,她們是值得同情的,她們的命運也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審視的!


Carlos79924400


應該被同情,因為田小娥掀開了舊社會女性被摧殘的一角




田小娥值不值得被同情,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她至少不應該被唾棄。







(1)舊社會對女性的摧殘:安徽的貞潔牌坊是一種,男人三妻四妾是一種,女人纏小腳是一種,女性沒有經濟來源是一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一種,而劇中的田小娥是千千萬萬悲情角色的另一種。






(2)她們都是男權社會中的犧牲品,如同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他的小說《玩偶之家》中對於婦女問題的探討,其作品中的娜拉,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她逐漸意識到丈夫的虛偽和自私,而且自己就如同丈夫的玩偶一樣,不能有獨立的思想。為此,她勇敢的出走了。




(3)小說結尾,娜拉出走的行動,越過國界,震動了當時中國無數女性蠢蠢欲動的心,也敲響了那個時代婦女命運的最強音。






(4)可現實是殘酷的,就像魯迅說的,娜拉出走後會怎樣,只有兩種結局,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5)所以,娜拉和田小娥雖然生活的年代和國籍社會背景不同,但她們在男權社會中衝出去的結果,顯然,都是失敗的。




(6)田小娥被摧殘的心,在遇到黑娃後,看到了光亮。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們乾柴烈火地相愛了。而田小娥卻是有夫之婦,兩個人事敗,田小娥被休,黑娃差點喪命。





(7)不久,回到孃家的田小娥,又同僥倖活命、找來的黑娃一起把她愛錢如命的老爹給涮了,從此,斷了自己的後路。田小娥勇敢地出走了,就像娜拉一樣。





(8)由於黑娃和田小娥的個人侷限和時代等因素,他們沒有逃出更大更廣闊的空間,而是從一個火坑移步到另一個火坑,橫豎都沒有活路。




(9)田小娥和黑娃的行為,註定不被原上的人認可,包括黑娃的老爹,以及東家白嘉軒。




(10)但兩個人依然為了能進祖宗祠堂而堅守著這塊土地,哪怕住在風雨飄搖的村外的爛窯裡,缺衣少吃的,都沒有動搖他們繼續待在白鹿原的決心。





(11)黑娃迷迷瞪瞪,一腔憤怒,東奔西跑,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但他最終栽到了白孝文手裡,永遠地告別了白鹿原。而被他擱在爛窯裡的田小娥也受盡了白眼和凌辱。






(12)田小娥在鹿子霖的乘人之危和教唆中,以及整個白鹿原的“圍獵”撲殺下,逐漸走向墮落。






(13)白孝文半死不活,白嘉軒的腰桿彎了。終於,在一個夜黑風高夜,黑娃的老爹鹿三替白家和白鹿原上的人們,親手殺了自己的兒媳婦田小娥,包括她肚子裡白孝文的孩子。





(14)田小娥死了,白鹿原上的人怕極了。他們怕冤魂報復,白嘉軒蓋塔說是為了穩定人心,田小娥的魂被壓在塔下,出不來了。誰又敢說白嘉軒穩的不是自己的那顆心呢?因為他們心裡都有鬼。



總之,田小娥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應該被同情的角色。由此,在田小娥的命運遭際中,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一些警示,如果我們沒有能力解救一個人,但一定不要成為惡的幫兇。

影視成長筆記小刨手


值得同情,而且我非常同情她,我也覺得他是《白鹿原》這部劇裡最慘的。

首先她在命運的捉弄下嫁給了變態的郭舉人做妾,還得充當泡棗的工具。郭舉人夫人每天晚上都來監視她把三隻幹棗塞進她的下身才走掉。大夫人還要求郭舉人“每月逢一進小女人廂房,事完之後必須回去”這不僅是對小娥人格的蔑視,同時也是對她人性的需求的一種壓抑,這和嫖妓有什麼區別。再說妓女還不用泡棗、倒尿壺呢。用小娥自己的話說就是“過著連狗都不如的日子”。而且還受大夫人的氣,三頓飯都由她做,晚上提尿盆,早上倒尿水。

而且大家要知道田小娥本身是非常優秀的,漂亮、心靈手巧、溫柔體貼,是一個男人見了都喜歡的尤物。就這樣一個優秀的女人,他怎麼能甘心過狗都不如的生活,不僅要讓老頭子玷汙,更要承受他的變態,還要被人欺負、壓制,如果這是你也許你早就得抑鬱症了。所以他背叛郭舉人是自然的。換你你不這麼做嗎?別拿那時候的思想去想小娥,如果她的思想不前衛,她就失去了在文章中的重要意義了。

他遇見了年貌相當的黑娃並且產生了愛情是理所當讓的。不要想他倆那麼的不堪,偷情,慾望至上。你想想兩個沒有文化沒有太多內涵的人,這就是他們愛的方式。後來他倆被發現,她便成了千夫所指的妓女形象。先是郭舉人休了她,家父田秀才氣得病倒在炕,並託親告友“要儘快把這個丟臉喪德的女子打法出門,像用鍬剷除拉在庭院裡的一泡狗屎一樣急切。”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田秀才絲毫沒有感到對女兒的愧疚。

小娥和黑娃私奔後的那一段時間是快樂的。即使不被大家所承認,即使進不了祠堂,他們倆個的生活無疑是快樂的一段時光。後來黑娃跑了,其實是鹿子霖誘騙加強姦了。再後來小娥以為黑娃死了,他一個小腳的女人,他其實是沒有活路的,他沒有耕地,沒有體力,就那樣的小腳也不識字,你讓他怎麼去城裡打拼,而且你能讓一個一天就在方圓百米轉悠的人獨自去城裡自謀出路嗎?這現實嗎,所以她無奈委身鹿子霖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生存是人的本能。另一方面,田小娥有豁出去的條件,父親不認他,黑娃死了,公公也不認他,所以當時他就算是傷風敗俗那也是她自己的事。

再說說白嘉軒,白嘉軒對他的態度很明顯是冷漠和嫌棄的。白嘉軒鞭打白小娥也不是公正的執法,田小娥恨他,促使她去找白孝文報復也是有動機的。但始終白小娥還是想停手的可是鹿子霖不停的挑唆,想活著就得留在原上,而鹿子霖說白嘉軒要趕她走,她只能去找白孝文了。

再說她教白孝文抽大煙的事,這絕對是愚昧的,但是大家不要忽略這一點,白小娥能戒得了,可白孝文確是完全依賴了。

所以小娥的一些做法雖然有些無知,但不至於到可恨的地步。而是那個可恨的社會毀滅了她。她才是最可憐的人


喜樂劇中人


《白鹿原》我是在高中看了這部小說,當時我們班幾個愛好文學的都看了。整部小說對於人物的刻畫,可以說是入木三分。我們幾個幾乎都是熬夜把小說看完的。其中最為突出的人物就是鹿子霖和田小娥。後來我們學校請陳忠實先生去做演講,我們幾個擠上去還拿了他的簽名。後來被其中的一個同學收藏了。

小說中的田小娥和我們看的電視劇中的田小娥,實際是有很大的出入的。

小說中利用這個人物對舊社會和男女社會關係,進行了諷刺和批判,而田小娥在整個劇情之中也充斥著對於新鮮事物和自由的渴望,她想掙脫舊社會捆綁在她身上的命運繩索,卻還是以悲劇的結局收場。但是她並不是像電視劇中描寫的那樣,地位地下,沒有心計。電視劇在很多層面上都對其進行了美化。

下面我們就來細細分析一下,看這個角色值不值的人同情。

第一:田小娥出生於書香門第,肯定和當時大多數女性是不一樣的,她是有文化的,有文化的人就會心思多,就會對自己的未來或多或少的進行一次次美好的勾畫。想著未來,想著自己的如意郎君。而非一般女性的接受舊社會命運的安排。當自己的父親將自己賣給比自己親生父親還大的郭舉人時,她的夢破碎了,雖然是衣食無憂,卻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如同煉獄一樣的生不如死。外表光鮮,卻形如軀殼。可以說心已經幾乎死去,勉強度日罷了。

故事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我想她也能像舊社會普通女性一樣,渾渾噩噩的度完此生。然而黑娃的出現,卻如同黑暗的地窖,燃氣了一盞希望的明燈。讓她重拾了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愛情的渴望。一種長期被壓榨、被欺凌的反抗意識逐漸萌生,逐漸放大。那種不安分的心思,讓她本能的去“勾引”黑娃,希望依靠這個男人能給她帶來自由,能改變她這悲遭的命運。

第二:在新文化運動下,她當上了婦女主任,和黑外、鹿兆鵬等人,在白鹿原上興起了新文化革命運動,解放婦女,懲治惡霸。然而她對新文化革命運動是個啥幾乎完全不懂,她只是在黑娃的解說下,希望通過這個途徑來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徹底翻身,不願意讓別人再瞧不起。然而最終運動失敗,自己從一個火坑又跳進了另一個火坑。為了能夠活著,不得不用身體作為籌碼來交換。

時代在前進,任何人都阻止不了,而田小娥等一大批人正是婦女解放,舊社會改變的前奏,也是歷史車輪前進下的犧牲品。在當時的舊社會,沒有任何經濟支撐的女性,是沒辦法和男性抗爭的,所以她才用身體尋得靠山,生存成了她唯一的願望,也是最終走向悲劇的必然結果。

第三:舊社會封建思想的大山鎮壓的整個白鹿原,人文禮教更是不允許任何人反抗,但是我們細看就可以看出,白嘉軒可以多次原諒黑娃和自己的大兒子,卻怎麼也容不下一個被社會摧殘的女性,拒絕田小娥進祠堂,在白嘉軒的帶動下,整個白鹿原的人都容不下這個傷風敗俗的田小娥。雖然大家都知道她只是一個柔弱女子,遭到了原上眾多男性的欺辱,還是講矛頭都指向她,活生生的被戴上了“蕩婦”的帽子。而最終老實人鹿三為了自己的兒子,也為了不在受這份恥辱,將田小娥殺死在了破窯的炕上。

貫穿整部小說,我們可以看出,在白鹿原上,在舊社會,女性的地位是多麼的地下,白嘉軒取了一個又一個,死了一個又取一個,白孝文的老婆也只能哀求丈夫,冷先生的女兒也只能獨守空房,在舊社會,女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就好比商品和傳宗接代的工具。裹腳之後,一結婚就只能依靠男人生活。

田小娥在眾多女性當中是一個另類,因為其他女性已經習慣了自己現在的生活,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小說中的點睛之筆。

田小娥是值得同情的,也更讓我們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


睿子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u767d\\u9e7f\\u539f \\u53ef\\u601c\\u7684\\u7530\\u5c0f\\u5a25\\u6700\\u540e\\u60e8\\u6b7b\\u5728\\u7a91\\u6d1e\\u91cc\\u76f4\\u5230\\u53d1\\u81ed\\u624d\\u88ab\\u4eba\\u53d1\\u73b0.mp4\

眼鏡超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白鹿原》原著中描寫的田小娥結結實實算是一個蕩婦!估計電視劇黨們要打臉了,哪裡有什麼追求新生活!哪裡有什麼死守忠於黑娃。都是胡扯。

田小娥出身並不普通,她爹是個秀才。前清秀才。他爹將田小娥嫁給武舉後(原因未名),田小娥對於自己的地位一點都不滿意。

一般對於妾這個身份,大多角色是滿足官人的性慾,姿色是她的招牌。顯然田小娥具備這些條件。然而現實呢?她只是白天給長工做飯的廚媽,晚上忍受性虐待的性奴。可想而知她是絕對不會滿足於這樣的狀況的。對於出軌黑娃這件事,導火索主要在於田小娥的勾引!這一點上電視和書本交代的都很清楚。

後來黑娃被打殘,然後去尋她。電視劇對於他爹的刻畫也是個笑話。電視黨又要打臉了。他爹根本就不是電視上演的那個人,又摳包,又舔碗的一個人。這個人在小說中確實存在。不過是黑娃尋田小娥時遇到的第一個東家!

田小娥與黑娃結婚後也並沒有電視中演的在村中人面前顯得那麼自信。書中描寫的就基本一個字,“騷”。後來黑娃跑了。鹿子霖去她屋裡想借機通姦,她其實是沒有怎麼反抗的!想象一下,稍微有點貞潔精神的女人會這麼順溜的與長輩通姦!

最後她勾引白孝文使的手段,完全是本身實力的發揮!試想一個本身純潔的女人會使出這麼下三濫的招數嗎?她對白孝文是假,白孝文對他可是真感情!

最後對於她死後產生的瘟疫,全書也是迷信思想充斥。有點神神道道的感覺。電視其實已經把田小娥美化了。找了各種理由,不管牽強不牽強!其實已經背離了原書的旨意。

整本書其實是在一條歷史線下寫的。全書描寫的時代跨度較長。有些對於現實的描寫不瞭解那個時代的人其實是看不懂的。

電視對於書中描寫的有些情節都做了重新編寫,例如百靈其實是被活埋的。而電視中則成被敵人打死的。還有朱先生的墓最後都被刨墳了,好多書中的內容都沒有拍出來。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最重要的為什麼白嘉軒看不起鹿子霖?鹿子霖祖上是怎麼發家的。電視都沒有交代,或者美化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電視劇裡面的田小娥拍的特別值得同情,但是如果你看看原著就會知道,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每日趣評


值得同情。

在中國,長的漂亮的女人,人們總是另眼看她們,她們和男人說話開玩笑就認為她們悶騷,不理男人又認為她們假正經,總之是各種猜測。

古人云:自古紅顏薄命。畢竟,女性在男權社會里是弱者。田小娥出身貧賤,可又長的漂亮,這就決定她的命運是苦悲的。她作為一個老頭的小妾卻不能享受正常女人的歡愛,並不斷受到那個武舉人的虐待。她最後遇到了黑娃,但她的命運並沒有被改變。

一個漂亮的女人,如果男人不在家裡,或者男人比較懦弱,女人的遭際就很不確定了。

田小娥就遭到鹿子霖的強姦,她有苦說不出來。最後和白孝文好上,是無奈,也是對一種社會的諷刺。

田小娥最後被黑娃的父親所殺,是人們對淫蕩的憎恨。可引起田小娥淫蕩的原因,不就是當時的社會,當時的一些特殊身份的男人嗎?

作者讓田小娥死在黑娃父親老實巴交的鹿三之手,是諷刺那些表面正人君子背地裡男盜女娼的有錢階級。


大千小語


白鹿原本身寫的是一個偏向於男權社會的小說,作者陳忠實在裡面塑造的幾位女性都是依附於男權社會中的犧牲品。,所以是值得同情的。


陳忠實先生似乎在前奏序曲中就以蒼涼的名義演繹了諸多不幸,主人公白嘉軒的六娶六喪,父親白秉德的暴死,接二連三的打擊使整個白家陷入了崩潰與死寂之中。然而作者在鋪展劇情的同時絕不失對白家這個大宗法家族的袒護和偏愛,讓白嘉軒在生命的低谷中徘徊,卻又讓其在徘徊中驚鴻飛躍,成為白鹿村村長,成為中國封建宗族觀念中 “腰最挺、最直”的代表者。

  然而東山再起的範例並不能讓一部小說堪稱史詩,更不會說服讀者。當白鹿村的封建觀念愈演愈烈,登上一個望塵莫及的頂點時,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的火焰便倏地燃燒爆裂,平和的渭河平原由此動盪瘋狂起來,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是中國新青年的時代,白鹿村、白嘉軒、鹿子霖的時代也宣告結束,向讀者走來的便是白鹿兩家後人的故事。但新時代白鹿村的前途也並不明晰和簡單,正如中國近代無數先人的痛苦掙扎和上下求索,幾經磨難幾經風雨才走向了共和。白鹿村任何新事物的產生必然遭到舊事物、舊思想的打壓和消磨,以致於很多人在壓迫、在守舊和自由的矛盾中中變得萎縮、變得扭曲,在小說中妖鬼化的田小娥便是典型。小娥和黑娃的自由戀愛放在今天本就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在那個封建綱常觀念深厚的農村,所有的自由和公正都變成了倫常虛妄。長輩的苛責,族人的非議,世人的鄙薄,活生生把兩個人逼迫到村外的爛窯中,田小娥的個性也在反抗舊禮數過程中逐漸扭曲,和長輩鹿子霖春宵笙歌,用不光彩的身子讓白孝文身敗名裂,終被公公鹿三刺殺。田小娥的反抗精神在那個時代是一個蒼涼的悲劇,也是那個時代很多女性的共同枷鎖。


簡單粗暴PS


下嫁郭舉人做小,是那個時代田秀才能替女兒作出的最好選擇,他難以預知女兒會因此一步步走向深淵,直至慘死,這也是令人無奈而心痛的現實,苛責任何一個人都不明智。

或許,事情擺到現在,依然會有人走相同的路,只是因為境遇變遷,結局好些吧。

遇見黑娃,遇見一生的真愛,但黑娃也是社會底層的人,他們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他們逃脫不了偏見、世俗的桎梏,只要有人想,如鹿子霖之流,田小娥就得就範——除非死——一了百了。但田小娥不能死,她得為黑娃的命活著,為自己活著,即便讓暗戀她的狗蛋和真心喜歡她的族長繼承人田孝文跳入陷阱。這讓人有些不可接受,這樣的人太過於殘忍。

田小娥固然是那個時代環境下的犧牲品,我們因她的遭遇而悲痛,因她的真愛而動容,因她的苟且偷生而憤懣,也因她的死而最終釋懷,都結束了,結束了,卻不曾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