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文:水色

最近《中國好聲音》開播,李健作為新晉導師,為這個節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一股清新的人文之風。

李健在開場秀唱了周杰倫的《等你下課》,不一樣的演繹,令人驚豔。

知名主持人撒貝寧曾評價他說:

”在這個喧囂和浮躁的社會里,他的歌確實有不一樣的色彩,有著能讓人安靜下來的力量。“

他的歌詞唯美,如詩如畫;歌聲溫潤清麗,似水流淌,沁人心脾,他也被稱為“音樂詩人”。

許多人感到很好奇,在這樣一個講究效率、最大程度追名逐利的快餐經濟時代,李健,是怎麼做到把純粹的音樂和生活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平靜悠揚卻又直通人心的好音樂?

李健說:我的音樂,要感動我自己

而能感動自己的東西,必定是人的內心最真實細膩的東西,它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來自初心。

無論是音樂還是生活,李健在多次演講和訪談中,談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堅持”。

01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三毛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李健的父親是唱京劇的,跟所有望子成龍的父親一樣,他也希望兒子能子承父業,順理成章地走上京劇藝術的道路。可是五六年下來,李健把嗓子都練啞了,還是沒能愛上京劇。

這樣的結果,令父親大失所望,只好死心放手:“隨你去吧!”

後來偶然看了一部電影,影片中男主角彈著吉他唱著歌,又帥又拉風的樣子一下子讓李健著了迷。

夢想的焰火就此在一個少年的心裡埋下了火種。那年,他剛上初一。

那時家裡生活拮据,但是看著李健渴求的目光,母親還是花了一個月的工資,給他買了一把紅棉吉他。

因為這把吉他,李健的人生從此拉開了新的序幕,生活從此變得生動起來。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都一樣,在童年時期,對未來有過很多很多的幻想,也曾很認真地想過我長大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至少我有。大概六七歲的時候,聽著家裡老舊的錄音機裡傳出鄧麗君悠揚甜美的歌聲,我愛上了唱歌,希望長大後能做一名用心唱歌的歌手;後來小學的時候愛看小說,又想以後要當一名作家;再長大一點,愛聽電臺裡的夜聽節目,心想要是我也能做電臺主播,用好聽的聲音陪伴失眠的人入睡,那該多好呀......

時過境遷,每每想起這些兒時的夢想,我仍然感動得熱淚盈眶。

因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初心”。

“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點所許下的夢想。”

正如同一個新生的嬰兒,初次睜開眼睛,好奇、欣喜、又充滿讚歎地張望著這個新奇陌生的世界。

但是也如同很多人一樣,在人生的成長旅途中,我們為了走上所謂的康莊大道,逐漸揹負了更多的東西,也慢慢丟棄了原來的東西。如今,我們管揹負的東西,叫生存;而被丟棄的,卻永遠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只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偶爾被想起。

李健對音樂不僅僅只有“幻想”,他把夢想照進了現實。

02

“當你找到興趣後,就要對之經營和投入,把它培養成更大的樂趣。” ——李健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有了吉他之後,李健開始滿街去找吉他培訓班。

他選了一個4塊錢的。可是學完了想繼續學下去就要續費,於是他幫老師打掃,調琴,用以抵扣部分學費。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李健把所有學習以外的時間,都給了心愛的吉他。

老天總不會虧待那些努力的人。

高三那年,李健參加了清華大學舉行的文藝愛好者冬令營活動,並且憑藉一首《說裡心裡話》一舉奪得第一名,還獲得了清華大學保送資格。

堅持是所有成功的要素,沒有堅持,夢想就只是“幻想。”

如果沒有對夢想的執著的經營和投入,李健不可能從平地站到更高的起點去,不會離夢想越來越近。

而我們,有夢想,之所以為什麼逃不過平庸?

我想,答案很簡單,只要問問自己:我為夢想做了什麼?

03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 練 —莫言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取得一點成績,站到更高的起點,也並不意味著從此你比別人高超多少。你有多大的野心,就必須付出多大的努力。

李健到了清華大學,讀的是電子工程系。

“我在中學成績很好,沒費什麼力就能做到前幾名,但是到了清華就不一樣了。”

宿舍裡的幾個同學,個個都是學霸,他們都不費什麼力就能考九十七八分,而李健,再怎麼努力也只考了六七十分。

於是,李健決心把時間花在自己更鐘愛的彈琴和寫歌上。

他輔修了多門關於音樂的藝術課程,埋頭苦學各種樂理知識,研習藝術概論,每天更是花好幾個小時練習吉他。

兩三年後,他在清華的九個樂隊裡面都擔任了吉他伴奏,成了清華有名的音樂才子。

成功沒有捷徑,唯一的籌碼是你足夠堅持,並且付出所有心力依然甘之若飴。

04

生命短促,沒有時間可以再浪費,一切隨心自由才是應該努力去追求的,別人如何想我便是那麼的無足輕重的了。 ——三毛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大學畢業後,曾經的光環褪去,李健成了一名網絡工程師。工作很輕鬆,卻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天天往那一坐也不知道做些什麼,基本就是拎拎水,接人送人這些工作。”

直到兩年後他接到了清華好友盧庚戌的電話:

“出來我們一起唱歌吧。”

沒有太多的猶豫和糾結,甚至沒有想過如果歌唱不好會沒有錢,沒飯吃。

李健說“好”。

沒有告訴父母,李健辭去了工作,與盧庚戌組成了“水木年華”。

多年後說起當時這個決定,他說:

“我覺得年輕人應該更勇敢一點兒。以前的人比現在的年輕人更勇敢,可能現在顧忌的東西太多了,你可能知道太多,知道太多可能並不是什麼好事。”

5個月後,他們推出了第一張專輯《一生有你》,一炮走紅。

追隨自己的內心,去往夢想的路上,是李健從不需要懷疑的選擇。

05

在這個人云亦云的時代,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頂著別人嘲諷的眼光還能堅守內心做自己。

——陸小鹿《為世界開一朵花》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伴隨《一生有你》的走紅,曾經渴望的一切都逐步展現眼前:物質條件的改善,歌迷的崇拜和追隨……而唱片公司也希望趁熱打鐵,希望通過各種包裝打造更轟動更大的市場。

很多人會得意於這樣的成功,定然也不會輕易選擇放棄。偏偏李健,在這個時候卻激流勇退。

因為他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快樂,創作不再是一種享受而是煎熬。這樣的音樂不是他想要的,那不是創作,那是為了迎合市場,從工廠流水線製造出來的“產品”。

“一個歌手應該做自己最喜歡的音樂,而不是做市場最需要的音樂。我不迎合大眾、不迎合潮流,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做自己,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無需懂。”

他選擇了退出組合,而且把一切榮耀留給了“水木年華”,不再演唱之前的歌曲。

“抉擇是艱難的,放棄也是艱難的,但是我只問了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當初我是為了什麼而做音樂的?是因為喜歡,不是為了市場。這麼一想,我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出發。

而後李健在北京租了一個四合院,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的樣子,貧困、沒有收入,騎自行車,吃最簡單的粗茶淡飯,穿20塊錢的T恤,理5塊錢的發。

但是清苦的生活並沒有磨去他對音樂的熱愛,也沒有絲毫撼動他做自己喜歡的音樂的初衷,哪怕所有人都說“你這種音樂風格太小眾,沒有人喜歡”,嘲笑他傻,沒人氣,他一樣孜孜不倦地讀書聽曲、彈琴寫歌,樂此不疲。

李健的《完美堅持》裡面有一句歌詞:有時堅持就是一種無路可退。

他把所有的生活體驗都寫進了歌裡,我們今天聽到他的歌,樸素卻又直擊人心,是因為這些歌,都是從他心裡長出來的。

2006年,他獲得內地最佳創作歌手大獎。

2010年春晚,王菲演唱了他寫的《傳奇》,一曲爆紅,從此李健“音樂詩人”的名號走進了千家萬戶,被大眾所熟知。

如同埋在地底下150公里深處的鑽石,終於出土世間大放異彩。

但是即使身處光環中心,時光荏苒,李健依然是那個溫文爾雅、不忘初心、充滿情懷的白衣少年。

人民日報專訪李健後用了這樣的標題:

在熱鬧的世界淺吟低唱

06

沉澱後我願意做一個溫暖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誇輕薄,寵辱不驚,淡定安逸,心靜如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李健:堅守初心,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很多人說,李健的生活過得像詩一樣,簡單樸素,又淡然悠遠,宛如一首雋永的小詩。他不用智能手機,沒有微信,不接廣告,不用緋聞炒作,唯一參加的商演只跟音樂有關,讀書、聽曲、品茶品咖啡、彈琴、寫歌,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

在2013年撒貝寧主持的《開講了》演講結束後,李健最後說了一句話:

“堅持自我,守住底線,這個底線是你創作的底線,也可能是你做人的底線。”

在這個不斷有人喊著“金錢至上”的浮躁世界裡,李健就像是一股清流,洗滌著我們灰暗的靈魂,安撫我們躁動的心靈,用他的歌引領我們看到自己最初的模樣,找尋最初的心跳。

有人問:“在這個熱鬧的世界,如何才能保持一顆初心?”

李健至今記得清華大學一位老師的話:

“一個人若能永遠保持學生的狀態,他的人生就不會枯竭。”

內心安靜,滿懷熱情,不拒絕新鮮事物,對外界始終抱有信心和期待,便是最好的狀態。

還在為生存掙扎苦不堪言的我們,問問自己的心:你還能記起你最初的夢想嗎?如果丟了,不如試著把它重新拾起,然後重新出發。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方能擁有詩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