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乐会造成大面积失业潮吗?



作者 | 阳子

“机器人能创作交响曲吗?机器人能把画布变成美丽的杰作吗?你们能吗?”

这是Will Smith曾在电影《iRobot》中对机器人发出的质问。

人类也曾信誓旦旦地说艺术创作是AI最后才会触及的领域。

然而Will Smith的疑问早已在现实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人类的自负也随着AI技术的发展在慢慢瓦解。AI音乐的想象力边界一直在拓宽延展。

1957年,Lejaren Hiller和Leonard Issacson两位教授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创作了弦乐四重奏《伊利亚克组曲》,这是有据可考的、最早的AI音乐。

2014年,Jukedeck在巴黎Le Web会议上亮相,意味着AI技术正式参与到现代音乐产业中来。

在Jukedeck之后,AI音乐工具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外有高调的Amper Music、Popgun、Amadeus Code、Melodrive、Ecrett Music;国内有结合了AI技术的DeepMusic、StepBeats、安谱音乐、嗨翻屋的“小嗨”等工具和平台。

2019年10月,平安AI研究院的AI创作模型推出了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由深圳交响乐团进行全球首演。虽然这部AI创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听感如何,并没有影音资料可供参考,但它的宣传资料内容显示了AI音乐的野心。

从识别音乐到推荐音乐,再到修缮音乐、制作音乐,最后是创作音乐,AI在一步一步“越界”。

我们要承认,AI技术参与到音乐行业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且技术会愈加完善,功能会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在未来,不论是音乐行业的职能工种、亦或是内容创作者、甚至是头部明星,都要做好与AI和谐共存的准备。

对于AI是否会引起音乐行业失业潮,比起猜测担心,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了解对AI音乐有强需求的市场在哪里、AI音乐所面临的潜在困难是什么以及AI在未来音乐行业里最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这样知己知彼,才能应对变化与挑战。

1 AI音乐在满足市场的哪些需求

AI的服务对象遍布行业链条的上中下游。对于创作者,AI的角色偏工具性,帮助创作人寻找歌曲灵感、生成基础的创作元素都是AI音乐工具的重要功能;对于多数音乐公司,AI的价值在数据,挖掘新星、市场偏好预测,AI很大程度上承担着A&R的角色;但是现阶段以及未来,AI的重头服务对象在下游终端市场。

第一,内容视觉化的时代是对BGM有着强烈需求的时代,人们对没有版权隐患的背景音乐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第二,公播市场潜力巨大,各种公共消费场景中都需要有合规授权的音乐,随着版权所有方对于公播版税的控制意识进一步上升,为降低侵权风险,提高交易效率,PRO/CMO将不再是商家的唯一选择,由AI工具创作的平价无版权隐患的音乐势必将成为商家的采买对象。

第三,有实力的短视频平台将会进一步降低对外部版权授权的依赖,进一步加大AI音乐生产领域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在去年7月份收购了Jukedeck,Jukedeck的创始人Ed Newton-Rex也在更早之前就加入了字节跳动的AI Lab,担任实验室主任。作为全球发展劲头最迅猛的短视频平台,TikTok看准AI音乐创作平台先驱、收购Jukedeck举动的意味很明显,那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平台在版权上受制于人的现状。

当短视频平台有了自己的AI技术,从内容上来说可以生产不受版权困扰的音乐库,节省取得授权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还有一种可能是,AI创作能单独作为一项功能嵌入到短视频app中,让用户自发挖掘更多玩法。

Jukedeck和Amper music都以为客户生成AI音乐作为商业模式进行探索,后者的首席执行官Drew Silverstein也曾表示Amper Music是一个商业价值高、可行且成功的工具,每月都能为商业客户创造大量的音乐。

Amadeus Code推出的Evoke Music也是一个由AI创作的音乐库,其首席执行官Taishi Fukuyama说:“任何人都可以使用Evoke Music创作的音乐,不管是你用在社交媒体发帖,还是视频、游戏上。”

AI批量创作音乐的能力远比单纯人力劳动有竞争力,但目前,这一部分技术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仍集中在低成本视频制作、小型广告等领域;更高预算的广告、电视节目以及电视剧电影等高级终端市场仍然在使用音乐人和艺术家创作的音乐。

从这点来讲,目前最可能受到AI技术威胁的音乐行业从业者是生产批量商用音乐内容的音乐人以及制作人。但是在AI彻底取代后者之前,它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2 阻碍AI音乐进一步发展的版权困境

一直以来关于AI的音乐版权问题都集中在“输出”端上——AI可以作为权利主体对自己创作的音乐持有版权吗?但还有“输入”端的版权问题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即AI在创作音乐之前学习训练所依赖的数据库的版权问题如何解决。

AI在进行音乐创作之前需要“阅读”学习海量的音乐文本和数据,以进行训练。作为训练过程的一部分,系统开发人员无可避免地需要对数据进行复制。

一直深入研究AI音乐及其法律问题的、来自Reed Smith律师事务所的Sophie Goossens律师说:“与人类音乐家阅读、观看和聆听不同的是,培训AI行为中所进行的复制数据行为是受版权限制的,很可能构成‘抄袭’。”

不同国家对于此种行为的法律界定不同,在美国,对人工智能的训练属于著作权法允许的“合理使用”范围。在日本和新加坡也对文本和数据使用有类似的规定。

在欧洲,只有培训AI的数据库是“临时的”,才不会构成侵权。

对于多数初创公司来说,这一问题还远不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随着AI的触角越来越长,侵犯到更多创作人和版权所有人的利益时,AI学习所依赖的数据库来源版权问题会被重新提上桌面讨论。如果AI通过现存的成千上万的音乐中学会创作技能,然后取代了音乐人的位置,那谁还愿意从最开始就给AI初创公司行这个方便?

没有学习模仿的音乐数据和样本,AI音乐从根本上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

△图源:AIM

Sophie Goossens律师认为版权规则不应该给AI音乐挡路,她也建议AI初创公司在对于相关问题有明确法律保护规定的地区开展尝试。

目前,有AI初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隐患,并采取了极为谨慎的做法。Amper Music的Silverstein说:“现在没有公开的优质大数据库。我们的很多成本都用在了建立我们自己的样本数据库上,因为我们不接受外部材料或数据的培训。”

“我们的样本数据库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我们用了4年时间从0采样到2000个采样,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2000个到9000多个…从法律和版权的角度来看,我相信我们的基础非常坚实。我们可以创作出不会引发版权纠纷的音乐。”

但正如Silverstein自己所说,这过程所耗费的成本是巨大的。对AI初创公司来说,这是很糟心的现状;但对音乐版权所有人来说,是一个机会和讯号,比如版权所有者是否可以将自己的曲库打包,然后以合理的费用授权给AI使用。

版权问题在AI和音乐内容生产者之间竖了一道保护屏,在没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可以安心。虽然科技总是在违规和冒险中进步和摸索,但至少从这一点上看,AI音乐在彻底取代人类音乐生产者之前,先要走出自己的困境。

3 AI音乐在未来最应该扮演的角色

面对AI,我们之所以会担忧,是因为我们对它可能实现的最终形态完全未知。AI技术能否批量制造让人痴迷的音乐巨星?AI是否可以承包所有的音乐生产,让人类自愧弗如丧失创作欲望?AI是否能承担所有音乐培训教育工作?

可是,对于AI音乐,我们万不应该止于担忧。因为AI与音乐行业的关系并不是零和博弈,AI音乐发展的最大的意义不是造神、不是取代,而是和人类智慧合作,解放激发人类更多的创作力。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归“人”。

传统音乐行业由有限的音乐供应驱动,但是AI可以推翻这一规则。我们不妨假设一个未来,人人都可以用AI工具作曲,数以千万计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手上都拥有了创作工具,那是否意味着一个更有活力更庞大的音乐产业?这或许与大家所担心的造成大面积失业潮的结果刚好相反。

AI初创公司Boomy的首席执行官Alex Mitchell说:“AI在音乐行业的目标从不是取代谁,这很荒谬。从没有所谓的AI音乐。一切都是关于‘人创作音乐’。如果你从这个角度考虑AI技术,一切都会变得很有意义。”





AI音乐 | 2020年10个最棒的AI音乐创作工具

随着市场需求变大,AI助力的音乐创作工具将进一步变得不可或缺。

博览会 | AI音乐家会像阿法狗那样碾压人类吗?

不管你注没注意,AI都在“入侵”我们的生活,在音乐方面亦是如此。

——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兴趣社区

媒体、报告、教育、招聘、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