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感谢信和殊荣接踵而至 只因刘强东13年前的“错误”决定

日前,京东物流收到了武汉市相关部门发来的感谢信。信中提到,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京东物流源源不断地把医疗物资送到抗疫前线;在武汉社区保供最紧张的时候,京东物流源源不断地把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上;在武汉产品销售最困难的时候,京东物流源源不断地把“买光湖北货”订单送往全国各地。可以说,那一辆辆驰援武汉的京东物流汽车,一个个穿行三镇的京东快递小哥,是一道道红色风景线,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可谁又会想到,那道亮丽的风景线曾被不少的大佬否定,甚至被预言“会死掉”?

2007年,因为自建物流需要的资金庞大,不亚于大幅度“烧钱”,所以京东物流的成立被外界视作是创始人刘强东的错误决定。一时间,类似“何必呢?”、“放着好好的电商不做,迟早拖垮企业”的质疑声和负面言论纷沓而至。

有道是,不把自己狠狠地逼一把,你是不会知道自己能到达多远的地方的。

京东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累计履约订单量就突破了1个亿。而在第五年,也就是2012年,它的自营干线运输车队正式投入运营。同时,“青龙系统”上线,实现商品从发货到收货物流配送全链条管理。

而在2014年,京东依靠其28000多名配送和仓储人员,在覆盖一二线城市后,逐渐深入中国的乡镇。有乡镇的砖墙甚至被红底白字油上了“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的口号。

那时候,京东物流采取了两种方式,在全国重要区域实现自营物流,对地处偏远、人口密度低的三、四线城市,则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互动合作。

不过,当时间来到2017年的时候,京东的物流网络就完成了中国大陆地区所有行政区县全覆盖,并且已经以品牌化运营的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

2018年,京东物流发布全球化战略,携手伙伴共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推出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快运、京东冷链、京东云仓、京东跨境六大产品。同时,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物流机器人仓群,上线个人快递业务。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京东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前人的案例可供参考。它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勇敢地摸索着前进,才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

如今,京东物流历经13年,已经走完了“诞生、独立、开放、转变”这四个过程。它所培养的仓配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已经成为数字物流的代表,在这次抗疫援助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安全。

举个例子,京东推出的智能收寄快递箱云匣就是无接触配送的典范,更好地完成了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交付。

时光流逝,事实证明,京东物流在关键时刻就是保障民生的“国民利器”。

京东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可以说是得益于京东物流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4月20日,京东物流武汉亚一城配青年车队因为出色的援助抗疫表现而入围了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物流快递行业唯一的代表。可以说,该青年车队获得这份殊荣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京东布局十多年来自建物流,终于在2019年扭转盈亏展望未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京东集团(NASDAQ:JD)在2019年的Q2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对外透露,经过多年布局,京东物流目前已实现盈亏平衡。这意味着京东物流从“烧钱”亏损迈入收获期。

其CEO王振辉更是在2019年10月的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表示,“基于对物流、技术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判断和共识,京东物流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建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

这可以说是京东物流从服务成品配销B2C到服务端到端B2B的一次转变。

​未来随着京东物流不断的投入,它将会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当京东物流的体系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它所覆盖的城市乡镇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这意味着它能帮助越来越多的人。

不知道明确了“体验为本,效率制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京东,未来又会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