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飞“患癌”暴露扎心真相,余欢水像极了每个跪着生活的我们!

最近,身边有很多自称“上了年纪”的朋友都迷上了一部12集的国产都市网剧《

我是余欢水》



这部剧改编自作家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懦弱的中年男人展开。


这个由郭京飞饰演的中年男人叫余欢水,又惨又可怜,又好气又让人心疼。



在公司,他混的着实不好。连亲自带出来的徒弟,都敢当面直接说他业绩差、没脑子。


回到家,他的地位明显不高。因为忘记给儿子买牛奶,被妻子骂的狗血淋头,没吃早饭就得先跑出去把牛奶买回来。


和朋友,他也有些低声下气。明明是让朋友还自己钱,结果却像孙子似的给对方道歉。



面对这一切,他没有如我们期待的那样跳出来吼回去,只会躲起来,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哪怕在心里骂了一万句,推开门出去后还是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有些人在余欢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次看到余欢水被骂自己也不禁“心里一抖”。



也有人在余欢水身上找到了一丝安慰,“看见余欢水那么惨,我竟然觉得自己心里好受了许多”。



还有一些人说,“其实,我们都是余欢水。”


是啊,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容易,只有谁比谁熬得住罢了,就像下面的这几位“余欢水”一样。


“年入百万,每个月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不到2000”


42岁的老韩,收入并不低。


作为一个C轮融资公司的VP,他的年收入早就突破了百万。但他却说自己过得很清贫——每个月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不到2000


当我听到他这么说时,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却翻了无数个白眼:您这是来炫富的吗?不过听完老韩的一番话,我却庆幸自己没有把“装13”这几个字说出来。


老韩一个人养了7个人。


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妻子的主要精力基本在培养孩子和照顾家庭方面。两边的老人也都到了轮番生病的年纪,虽然知道只是早晚的事,但就像手上的一根小刺,时不时的提醒着你、让你难受。


10年的时候,老韩和妻子买了一套二手房,花了120万元,每个月房贷6000元。前两年,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又买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学位房,总价300多万元。


拿第一套房做了70万元抵押贷款,付了首付,贷款260万元,月供一万七。70万元的抵押贷一个月也要还七八千元。



两个小孩上的是这个一线城市里排名前几的好学校,每年的花费至少在20万以上,读完小学就得花掉100多万。


还有平时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还要给他们准备高中、大学、出国留学的费用。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动不动就进医院,每次医疗费几大万起步...


“年轻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现在呢?一大家子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你,一睁眼就是房贷、车贷、学费,让你不敢稍闲片刻,更不敢大手大脚。”


老韩仔细掰扯着各项家庭开支,也盘算着自己每个月的开销。


几件几十块钱的的白T加上几条牛仔裤,一穿就是一个夏天,冬天穿的外套大多还是前年买的;吃饭经常是公司食堂,偶尔点个外卖也不敢随便点;加班到晚上10点,不全是因为工作忙,主要是因为10点后的打车费公司可以报销。


“我的收入不算低了吧?但我算了下,每个月用在我自己身上的钱真的不超过2000。挺不可思议的对吧,可事实就是这样。”


老韩苦笑着说。“不是我不想花,是真的没什么钱了。”


“曾经带的实习生,现在是我的领导”


和工作收入都还算不错的老韩相比,38岁的徐格显得更无奈一些。


徐格是个普通销售,所在的公司是个电商公司,周围都是90后甚至95后的小朋友,年轻有活力任劳任怨,自己工作上自然免不了的要和这些年轻人抢资源、抢速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熟悉的人开始叫我‘老徐’了,同事之间的玩笑已经有点搞不懂了;他们喜欢喝的这个奶茶那个奶茶的我也喝不惯;之前看不惯的事也慢慢接受了很多……”


捧着中年标配保温杯的徐格,一脸佛系。



“升职是不可能了,我的职场生涯已经到天花板了,公司情愿用新人也不可能用我,这我也能理解。我这种熬不了夜出不了差的‘老人家’,又贵还不如小年轻好用,正常。”


唯一让徐格有些难以接受的,是现在的部门领导。不到三十的公司新秀,是他曾经带过的实习生。


“多少有些尴尬吧,但又能怎么样呢?还是得笑脸相迎的向他汇报工作。想辞职吧又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再说了,也不敢辞职。我们这个年纪,找份适合自己的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太难了。”


没事的时候,徐格特别喜欢一个人待着。跟妻子说自己查资料,然后就躲在书房里一待一两个小时。其实哪有什么资料要查,不过就是就盯着电脑屏保上的泡泡发呆罢了。



这段时间是他最轻松的时候,大脑完全放空,什么也不想。


“以前喜欢在停车场抽根烟再上楼,现在烟不让抽了,只好到书房轻松一下了。”


徐格的妻子也是个上班族,是一个小公司的会计,但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两个人结婚快十年了,夫妻感情一直和睦,几乎没什么争吵。


“我有时候甚至盼着她跟我吵一会,两个人都能发泄一下心里的情绪。


有几次我故意找茬,她也没理我。


我估计不是不想吵,是懒得吵了吧。


“你都在北京混到30多岁了,

居然混到找老子要钱了?”


叶秋从33岁那年开始,就不再参加任何酒局了。


哪怕是同事间的小聚会,他也都以开车或者其他的借口拒绝了喝酒。


也是从这年开始,不管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不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每周跑三次步,每次5到10公里,跑完回去洗完澡看会电影或者处理下工作就躺床上了,十二点之前一定睡觉。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爸的一句话。


研究生毕业后,叶秋就去了一家律所,工作体面,收入也不错。但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他突然辞职创业去了。


“这人啊,有时候真的太高估自己了。”他自嘲道。


没做生意之前,叶秋一直觉得自己挺有这方面的天赋,结果却被现实啪啪打脸,没两年就把积蓄花的差不多了,“我当时为了能省一点钱,自己在家做饭。煮一点小米粥,配包榨菜就是一顿饭了,有时候煮包方便面也能凑合一顿。”



最后实在穷的没钱了,叶秋跟他爸开口借钱。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他恨铁不成钢的那句话,‘你都在北京混到30多岁了,居然混到找老子要钱了?”


叶秋听完,脸上热辣辣的,眼泪直往下掉。他觉得自己没尽孝不说,反倒给老父亲添麻烦。这也让他下定了决心,转让了股份后又去找工作了。


重新开始也还算顺利,一家投行看中了他。得到OFFER之后,HR告诉他:其实你岁数有点大了,但是你工作经验还是很丰富,你要是再晚两年来面试,我们可能就不考虑你了。


叶秋说,“我真的没想到,一直把自己当年轻人的我,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岁数有点大的人了。”


进到公司后,他才发现这个HR说的都是真的。


公司里很多年轻的高学历员工,有的名校毕业,有的在国际投行工作过,无一例外的都很年轻。20多不到30岁,精力旺盛,加班、出长差也完全没什么问题,熬上个通宵第二天也依旧能靠一杯咖啡完美续命,这些都是叶秋比不了的了。



偶尔打开招聘平台或者猎头丢过来的JD里,经常也都写着“低于35岁”这种刺眼的字眼。


“说实话,我有些害怕了。我以前是个特别爱热闹的人,没事就到酒吧喝几杯,吹吹牛聊聊天觉得日子过的很美。现在我不敢这么作了,戒了烟酒,也不怎么熬夜。我必须保证自己的精力旺盛,不输给那些年轻人。”


停了一会,他续了一句,“我真的再也不想听到我爸失望的声音了。”


“确实有想放弃的时候,而且不止一次。”


《余欢水》里有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


憋屈到了极点的余欢水终于在马路上崩溃大哭。但就在这个时候,手机上突然打过来了一个电话。他把电话挂掉,准备继续痛哭,可是却怎么也哭不出来了。


酝酿好的情绪无法释放,终于能释放的时候,情绪却又没了,剩下的只有麻木。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西装革履看起来还算体面的的男人,蹲在地铁站的地上抹眼泪,不顾及身边陌生人的异样眼光。


他应该是真的扛不住了吧,宁可对让陌生人看笑话,也不敢回家崩溃。


没一会,手机来了个电话,他深吸几口气接起来,小心翼翼地应答,脸上又“习惯性”的挤出了笑容,尽管这个笑容电话那头看不见。



中年人的崩溃,连好好的哭一场都是奢望。


张爱玲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姜文说,“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有个段子说,在职场中千万不要骂年轻人,因为他们可能立马辞职不干;但骂中年人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他们一般都会选择会忍气吞声,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肩负着非常多的无奈。


这些话听起来都有些心酸,但却无比的真实。


在《我是余欢水》的后半段,编剧终于心慈手软了一把,倒霉透顶的余欢水开始触底反弹,不仅被医生宣告没病,还一步步走上了逆袭的道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办法快进暂停,不好的事情不想听的话可以直接跳过去。


我们的人生也不是编剧编出来的故事。有时候,中年男人的职场危机就在眼皮底下,吞噬你的时候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中年人的坚强不是从不崩溃,而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一往无前。只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


“确实有想放弃的时候,而且不止一次。”老韩说,自己也盘算过,想着孩子也不一定要读那么贵的学校;换个小城市也挺好的;换个钱少点但轻松点的工作也不错...但总是有些东西会把他这些念头打消掉。


“就拿前几天来说吧,工作上的事情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躺在椅子上放空时,妻子的微信发过来了,里面是儿子的语音,软软糯糯的一句:


‘爸爸,记得回来吃饭哦’。


真的,就这一句,我顿时就觉得轻松了很多。我们那么忙着拼着,不就是为了身后的这几个最重要的人都能过得更好吗?”


写在最后的话


“你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家庭、工作还是财富,它们看似美好又坚固,但你早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你开始怀疑人生前半场的意义,但苦寻之后却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虚无,感到困惑,感到无奈。”

这可能就是大多数中年男人的真实写照了吧。


的确,中年男人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也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的他们,也承担着极大的家庭压力。曾经豪情万丈的他们,早已习惯了一边对着生活翻白眼,一边学着自我释放。


而创业中的中年男人或许要面临的现实就更多了,就像前段时间那个直播间里为了还钱而拼命赚钱的老罗。


吐槽也好称赞也罢,可怜也好痛骂也罢,这一切都比不上银行卡里的每一笔进账。



作为曾经的电台主播,我听过很多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有开心的,但大多都是不开心的。关于感情的破裂,关于生活的重压,关于遇到的不公平与欺凌……


这些充满了负能量的分享一度让我这个聆听者成为了一块“黑色的海绵”。而这些故事的分享者似乎也完全释放了自己,对着素未谋面的我,哭出声来。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中年大哥近乎于哀嚎的哭。


他从大学毕业就待在一家公司,一待就是十几年。突然有一天,公司人事告诉他,这里不需要你了。没办法,他只能收拾好东西,拿着公司给的一笔补贴回家。


中年失业的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投了几十份简历无果后,最终用那笔补贴买了辆车,打算去开网约车,结果第一天就出了事故,车撞坏了,还要赔对方一笔钱...



我在他的哭声中断断续续的听完了他的故事。


当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打算说几句我自己都不怎么相信的鸡汤时,他自己先开口了: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得过啊,总会有办法的。



是啊,日子还是得过啊,还是得自己过啊,总会有办法的。生活从来不会因为我们觉得扛不住而降低它的攻击力;压力也不会因为我们哭一场而彻底消失不见。


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吧,至少我们自己要相信这点。


文末点个“在看”,余生,愿你事事欢心,如鱼得水。共勉之。



作者:厚朴,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