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使用垂簾聽政模式註定了光緒皇帝一生嘆息

光緒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慈禧和光緒有兩層關係,光緒是慈禧的外甥,又可以說是慈禧的侄子)而入繼大統的皇帝,也是一個悲劇皇帝。

4歲登基,在位34年,享年38歲,年號光緒。一生38年的歷程,分為四個時期:從出生到4歲為醇親王子時期,4歲到18歲為少帝時期,18歲到30歲為親理朝政時期,30歲到38歲為“囚帝時期”。

光緒皇帝15歲時還寫過一篇很有名的御製文:為人上者,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憂之切,故一民飢,曰我飢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誠盡敬以致之。

翁同龢為光緒師傅,“得遇事進言”,光緒“每事必問同龢,眷倚尤重”。翁同龢,字叔平、瓶生,號聲甫,晚號松禪、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大學士翁心存之子。咸豐六年一甲一名進士,歷任戶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根據師傅翁同龢的日記記載光緒皇帝脾氣極其暴躁。在著名的戊戌變法中,光緒皇帝為了有所作為,其暴躁脾氣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戊戌變法中,直接下達上諭三百多條和一百多條諭旨。戊戌變法從開啟就註定了它的失敗。

親政期間光緒帝支持維新變法使資本主義思想出現從而導致孫中山受其影響起兵反清加快了歷史進程和洋務運動使中國出現近代工業為新中國的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礎。

當光緒漸漸長大後,慈禧必須按照當初的承諾,讓光緒親政。但是,慈禧顯然不願意遵守這一點。因為把權力還給光緒,對於權力慾望強烈的慈禧來說是難受的。也因此,在光緒親政之前,慈禧就開始未雨綢繆,進行垂簾聽政的模式。後來,光緒大婚,慈禧仍然沒有放權,同樣由大臣上奏,慈禧“勉為其難”接受,慈禧在大事上繼續享有訓政的權力。一旦皇帝“胡來”,慈禧將隨時回來垂簾聽政。

光緒皇帝是在16歲開始親政的,從親政開始,他一直試圖奪權,但是他最終沒有成功。光緒帝從來沒有實際掌權過,慈禧太后當初之所以選光緒為同治的接班人,就是因為光緒皇帝還只是一個小孩子。一個小孩子,自然不能親政,因此所有當政的任務,只能交給慈禧。他只不過是慈禧太后利用的一個傀儡罷了。只是慈禧想為了能夠使自己掌握大權。

突然駕崩死於西苑頤元殿。光緒自被慈禧皇太后“廢黜”之後,整整過了10年的囚禁生活,長期鬱悶的生活導致光緒體弱多病,清宮太醫院檔案《慈禧光緒醫方》一書,可以看出光緒雖然多病,但醫藥條件極好,不會突然死亡。光緒皇帝去世的消息一傳出,就震驚了海內外。

光緒帝死。她命立醇親王載灃子、年僅三歲的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次日慈禧病死,結束了對清朝長達47年的統治。

4歲即位38歲病逝,在位34年空留一生嘆息。談起光緒皇帝,更多的是對其報以同情,不僅如此連死後墓地都被盜掘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