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近些年來,互聯網行業成為創業大熱門。雷軍的一句“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被無數創業者奉為經典。其實這句話的本質邏輯就是要學會順勢而為,但前提是你得看清天下大勢。這是一般人可遇不可求的能力。

細數中華歷史的風流人物,有此才能的人不多,但是推動戊戌變法的康有為算一個。他出身一般,能力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不算拔尖,但他卻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靠的是運氣嗎?很顯然,運氣只是說給弱者聽的。他靠的是他那對機會的嗅覺,以及對時局的通透。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雷軍

欲幹事業,先成名

沒背景,沒資源,如何幹出一番大事業,康有為告訴你,先出名!如何出名?康有為用了文人常用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懟名人。比如他就批評當朝重臣李鴻章: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以為吾中國之政教風俗,無一不優於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船耳、機器耳。吾但學此,而洋務之能事畢矣。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影視劇中的李鴻章

如果單純以批評李鴻章博出名,內容沒有營養,那康有為就不會在我們的歷史書上了。仔細研究這段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康有為的大智慧。首先康有為敏銳地發現了當時社會充斥的浮躁,這種浮躁是因為洋務運動的推行並沒有解決國家的貧弱,而同時國家還不斷遭受他國的欺凌,更別提還被小小日本打敗。

所以此時康有為就提出了李鴻章們不敢提出的政治改革,也就是所謂的變法。因為社會的浮躁普遍發生在上層社會,而且他們所學的四書五經並不能為他們解決問題,於是乎,康有為就受到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的擁護。再加上利用媒體,發行報紙的宣傳。頓時全國輿論都在康有為這邊,而且還是擁護他的。所以不用花費多大力氣,康有為就紅了。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甲午戰爭中國慘敗

欲成事業,抱對大腿

大紫大紅幫康有為打好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康有為清楚地認識到,在中國實行變法的只有兩個人,一個王安石一個王莽,他們都失敗了,因為在中國,士大夫階級都以為法治是祖宗的法治,先聖先賢的法制 。所以要想成事業就得先出師有名,於是康有為抱的第一個大腿就是孔子。

一篇《孔子改制考》孕育而生,全篇數萬字,其實核心內容就一個:孔子就是個改革家。說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且不論他的觀點正不正確,但是他利用孔子做他的思想代言人,鎮壓反對變法的士大夫的目的達到了,不得不說,實在是妙呀。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講學

康有為抱的第二個大腿便是光緒皇帝,有讀書人的支持只能製造社會輿論,想要幹實事,還得在朝廷上有大腿。顯然,李鴻章一方並不能靠,慈禧更是想都不要想。於是光緒帝就成了康有為最佳選擇,雖然沒有實權,但,但號召力依然無可比擬。

在確定了努力方向之後,康有為就對光緒皇帝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他一再上書光緒皇帝,大談救國之道,恰巧戊戌那年春天中國遭列強瓜分,光緒也深受刺激。於是,光緒就上了康有為的“賊船”,幫助光康有為從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實行了百日的維新。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康有為帶1300餘舉人公車上書

失敗不怕,名字寫進歷史了

雖然康有為憑藉其無與倫比的嗅覺,站在了改革變法的風口之上,但結果我們都知道,他失敗了,被罵作洋奴漢奸,倉皇逃到海外。而他的隊友光緒皇帝就有點悽慘,被慈禧囚禁起來。當然,所謂的新政也就隨之灰飛煙滅。

一場浩浩蕩蕩的變法還是逃不出歷史的規律,總結原因,還是怪康有為太年輕,不成熟,急於求成。他一上來就把科舉的八股文廢了,改成考政治,經濟。此舉一出就激怒了那些寒窗苦讀數年的讀書人,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努力將前功盡棄,所以罵康有為漢奸也就可以理解。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康有為與其書法作品

雖然失敗結果上失敗了,但由於西方人的支持,康有為人還在,只要人活著,這波就不算虧,畢竟變法這種事怎麼說都能在歷史上留一筆,更別說他的維新運動,代表著歷史的趨勢,影響著無數中華兒女。所以在晚清變法這個風口,他趕上了,而且在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流落海外,但康有為本質上還是個利己主義者,一切為了出名。他在袁世凱宣佈復辟事,立馬回國,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反而這個時候,他要逆勢而為……這就告訴我們,人並不是一直都是明智的,有可能只是運氣(手動滑稽)……

靠百日維新名垂青史,康有為教你怎樣站在風口上,成為歷史紅人

影視劇中的袁世凱

參考資料:

【中國近代史:1840~1937】

大家對康有為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推薦閱讀

被學生稱國家罪人,康有為怒罵禽獸不如,反目背後是對真理的追求

晚清最先進學校,堪比現代頂級理工大學,居然是為培養海軍

“自願剪辮子,賞大肉面一碗”,為革命剪辮子的背後是真實社會

傳奇一生的末代皇后,生前的最後時光竟與鴉片渡過,苦情造就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