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清王朝的消失就好像一個得了癌症的病人,雖然沒有馬上覆滅,但是虛弱的速度肉眼可見。慈禧將四歲的載湉逼上皇位之後的三十四年,又將兩歲多的溥儀扶了上去,就好像是一出鬧劇,最後以狼狽的方式落幕。

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出生於1883年,七歲的時候就承襲了親王的爵位,十八歲作為清政府的代表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但是他在德國堅決拒絕德皇提出的跪拜要求,是一個頗有民族大義的人。

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他接到懿旨,得知自己的長子成為皇太子的時候,就已經預示到了其子的未來,還有清王朝的未來。慈禧在頒佈懿旨的第二天就撒手人寰了,兩歲的溥儀懵懵懂懂的登上了歷史舞臺,與他一起的,是他那只有二十六歲的父親載灃。

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載灃是光緒皇帝載湉的親弟弟,載湉四歲的時候就被慈禧抱進宮去受盡折磨,同時日薄西山的,還有岌岌可危的清王朝。載灃七歲的時候,父親醇親王奕譞去世,他雖然是醇親王的第五個兒子,但是除了二哥載湉從小做了皇帝,其餘三個哥哥都早逝了,所以七歲的他成為了新的醇親王。

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十八歲的時候代表清廷到德國道歉,但是拒絕跪拜,體現了民族大義。1908年親哥哥光緒皇帝去世,不幸的命運又找上了醇親王府。由於光緒皇帝沒有孩子,只能在子侄中尋找繼承人,大阿哥溥俊因為年齡長而被慈禧拋棄,兩歲的醇親王長子溥儀成為了新的小傀儡。

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年輕的載灃成為了清朝唯二的攝政王,第一個是大名鼎鼎的睿親王多爾袞。他並沒有沉浸在所謂的權勢裡,從他毅然決然辭去攝政王職位並且隱居就可以看出來。

溥儀從小有認知開始,就是皇帝,儘管是個“假皇帝‘,但是他早已把這個角色刻入靈魂。在長春成立偽滿洲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過是日本人的一顆棋子,但還是為了那一身衣服毅然決然地去了。

他才是清王朝最後的掌權人,反對溥儀親日,晚年將王府捐給國家

他邀請早已賦閒在家的父親一起前往長春,被父親載灃嚴詞拒絕。並且載灃對兩個兒子的行為非常不滿(次子愛新覺羅溥傑也一直追隨著哥哥溥儀)。拒絕與他們沆瀣一氣。

新中國成立之後主動按照政策將王府拍賣給國家,將王府中數不清的文物無償捐獻給國家,並且馬上改變了府中舊封建禮儀,順應新中國的節奏。

雖然是最後一位攝政王,但是依然不失為一位懂得韜光養晦、有民族氣節的人。周總理對他也有高度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