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有座莫干山镇,民国风情夜景宛如童话城堡,堪称理想人居典范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才会一直渴望诗和远方的田野。

久居城市,腻了、倦了、厌烦了,就想找一个小镇或是一座乡村,过上几天与山水田园为伴的慢生活。

仔细想想,许多时候,觉得我们其实很贪心,既想要有城市生活的便利,离不开习惯了的霓虹闪烁,又想拥有清新自然的空气,夜晚还能看见璀璨的灯火……

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很难找到这么完美的地方。但实际上,生活从来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次来到莫干山镇,就收获了巨大惊喜。

当夕阳的余晖,跌进了云峰雾隐,夜幕正在降临,秋日的梧桐街道上,灯火次第点亮,瞬间变得温暖可亲。

我走出郛云酒店,想感受一下这座山居小镇的秋夜气息。沿街前行,避开节假日的夜晚,路上行人很少,许多店铺也早已打烊,灯火很零星,街道很安静,甚至显得有些冷清。

直至走到庾村民国风情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砖、拱券、黛瓦、坡屋顶点缀的二层洋楼,透露着民国时期的味道。

梧桐街道光影斑驳,艺文手工馆、小资咖啡厅、庾村面馆、创意陶艺店、莫干黄芽茶馆、百年老车站等建筑,一一从眼前掠过,让人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上个世纪。

两棵亭亭如盖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在夜色灯光中,显得格外苍翠。走进"莫名其妙的市集"拱门,就到了庾村广场

看了一眼小广场中竖立的一个指示牌,上面实时监测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这里每立方厘米的空间中,所包含的负氧离子高达5766个,简直堪称一座天然氧吧。

小广场上,莫干山镇委民国图书馆的灯带亮了,地砖和花坛的灯带亮了,老莫咖啡与马迭尔冰棍售货车的彩灯亮了,山居小镇的夜晚,顿时鲜活起来。

小广场中央,有一尊春秋时期的著名铸剑大师干将的雕塑。看他那健硕的身躯,右手抡起铁锤,左手按住剑身,正在一锤一锤地锻造宝剑。

此刻,闭上眼睛,我仿佛能听到铿锵有力的锤打声、炉火烧柴声,从2000多年前的春秋传来,眼前浮现出大师铸剑的风采。

从小广场继续向前,来到庾村广场中央。这里是原

莫干山成校的旧址所在地,如今经过建设改造,成为庾村集镇的中心区域。

地面的景观灯闪烁着微光,像是满天的星斗,掉落在了地上。地砖铺成了梧桐树叶的形状,既是与周围梧桐树的呼应,也显得生动有趣。

民国图书馆与高耸的钟楼,宛若童话里的城堡,七彩玻璃折射出绚烂的灯光,如梦似幻。

广场一侧"MGS"的英文字母与一颗红心的组合雕塑,为这里增添了动人的浪漫气息。

还有钢木结构的连廊,蜿蜒于广场之上。置身其间,或是抬头仰望星空,或是静听晚风吹动梧桐树叶沙沙作响,或是环顾这犹如城市广场般的璀璨灯光,都是一种很独特的体验。

如果觉得走得累了,可以在连廊之下的广场酒吧,吹吹秋夜的晚风,听听山居小镇的音乐,喝几杯今秋桂花酿的美酒,一切的疲乏,就在这惬意的空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走出去,才可能收获未知的惊喜。旅行就是这样,只有去到远方,才可能邂逅未知的美好。

就像我这次来到德清的最大目标,其实与许多人一样,就是游览声名远播的莫干山。

可当我在这个莫干山镇漫无目的地游走时,竟意外发现,原来一座山居小镇,也可以拥有完全不输于大都市的惊艳夜景。

而这惊艳的夜景里,还有大城市所没有的天然氧吧和民国风情。在庾村广场,建设者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有效链接都市人居与小镇生活的和谐理念。

他们将这种和谐理念,完全贯彻到空间和景观的营造中,为大家打造了一个复古与现代相得益彰的美丽城镇人居典范。

在这里,既有城里人心心念念的山水田园,也有小镇人心向往之的都市繁华,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时尚元素和现代生活得以鲜活绽放。

这个秋夜,在庾村远离尘嚣,于天然氧吧中感受自然的负氧离子,唤醒身体里那个纯净原始的自己,拾起儿时无忧无虑的记忆。

越过梧桐树叶的顶端,仰观云巅之上的皎月,那清辉照亮了深邃的夜空,似有千万颗星在银河中自在流动。

走着,看着,想着,桂香已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今夜的山居小镇里,该是一片香梦沉酣的世界吧!

@风月书旅,旅行自媒体,今日头条签约作者,经典书籍与旅行地推荐者,文化旅行者,自由撰稿人!读书万卷,旅行万里,@风月书旅,等你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