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茶也不例外

大家知道这个世界对“懒”有多恶意吗

提起它

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

好吃懒做、做事拖延等贬义词汇


但科学告诉我们

“懒”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最大动力


大家想

如果一个科学家好吃

但懒得做饭怎么办

没有办法

那发明一个会做饭的机器人吧



细思极恐

按照这种逻辑


某个懒得走路的小张

发明了汽车


某个懒得洗衣服的小王

发明了洗衣机


某个知道大家懒得出去吃饭的小李

想出了搞个外卖APP的点子


没错

你现在生活的世界

都是懒人

开创的



或许他们也不是懒

但他们一定是最想偷懒的人

为了让自己和更多的人都可以偷懒

他们被迫勤奋

比如茶界这几位,必须拥有姓名

↓↓↓



01

朱元璋


上榜理由:废团改散

上榜宣言:喝个茶太麻烦了


宋朝的茶人很勤快

散茶压成团,喝茶再撬开

碾碎,还得点茶

不停搅拌


于是上至达官贵人

下至平民百姓

勤快得让我们现代人汗颜


不只是我们汗颜

朱元璋也不能理解



朋友,你们这么喝茶是不是太复杂了

茶本来是散着的

你给人家压成饼

喝的时候再弄散

何必做这套无用功呢


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散着泡就很好嘛


一旨令下,从此废团改散

所以我们现在泡茶法

简约而不简单



02

托马斯·沙利文


上榜理由:袋泡茶

上榜宣言:不是为了泡茶,只是为了偷懒


懒是没有尽头的

如果说散茶已经够简化了

那直接丢进水里的袋泡茶

更是各位懒癌晚期的福音

但它的出现,却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在美国做茶叶生意的托马斯•沙利文

为了招揽顾客

用丝袋装一点茶叶给客户品茶


谁知道

客户们觉得这方法好啊

洗茶壶时

再也不用扣茶渣了


这真是给懒人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再不要担心因为洗不干净茶壶

想把茶壶砸了



03

纳尔生


上榜理由:揉捻机

上榜宣言:手揉太累了,我想解放双手


在没有揉捻机之前

茶叶都是人工手揉

我们来脑补一下揉茶的场景

茶叶放在木台上,揉呀揉呀揉呀

哎呀,揉累了,换脚揉

哎呀,不够干燥,继续揉

哎呀,太多了,今晚不做完别想回家



印度一个茶园经理纳尔生

或许是看着自己或工人无力的双手

想着要是发明个机器多好

还能提高产量

于是通过不断地实践

最终发明了茶叶揉捻机



时至今日

茶叶制作大部分进入机械化时代

杀青机、辉锅机、烘干机等机器的出现

制茶人基本可以做甩手掌柜

比较典型的一句话是

机制炒茶不耽误玩手机



机制茶有它的好

手工制茶也有它的好

只要原料正宗,用心做茶

不管是机器还是手工

都会有不俗的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