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惊到手心出汗,这部国产又稳了

太久没被国产电影的预告片震惊到说不出话了。

短短几十秒,就看得人热血沸腾,五味杂陈。

尤其张译拿着对讲机连喊三遍:听到请回答!




语气中依次透露出焦急——绝望——恳求。

我就知道,这戏好看了。

《攀登者》





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在成功攀登珠峰北坡的15年后,再次带领新一批年轻的登山队员登顶珠峰北坡。

这是个要命的事儿。

这几年有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真实地向大众展现了珠峰上的死尸,数量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在这座条件极度严峻的高峰上,曾留下太多人的性命。尤其是曲松林所处的那个年代,敢去挑战的人都寥寥无几。

所以曲松林憋屈啊,他的登顶,在西方几乎没人承认。

那次他们遭遇了雪崩,性命危在旦夕,在命和摄影机之间,队友方五洲(吴京 饰演)把摄影机扔了,这是唯一能证明他们登顶过的影像资料。




曲松林怎么都过不去这个坎。

因为这座海拔8844.43的地球第一高峰,地处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东段,北坡就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

中国人自己的地方,却没人上得去。

真憋屈啊。




终于,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立,为的就是登上这座属于自己的山。

曲松林为此等了13年。

国家登山队成立了。

但是困难接踵而来——

队员的不理解




核心成员的意见分歧




还有人刚到半路就撑不住了




路段惊险,肉身架人梯,为了站得稳不伤人,光着脚也要往上爬。




在未探索的大自然面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这让影片的悬疑色彩随之升级。

徐克监制,吴京,章子怡,胡歌,王景春领衔主演,就是这部电影的第二重保障。






这是徐克与导演李仁港时隔23年之后的第二次合作。

上一次还是1996年的《黑侠》,这部惊悚犯罪题材的电影拿到今天来说,视觉效果仍属上乘之作。





观众早就等不及想再看看他俩合作,是不是还能擦出以前的火花。

单从目前的几段预告来看,吸引力是够了。

张译的几段哭戏,张力十足,收放有度。

有的哭眼泪掉下来了,但脸上保持着笑意。




这里有一种自嘲和一点解脱。

有的哭脸上已经绷不住了,但就是咬住牙也不出声。




因为在“战友”面前他没资格软弱,有再大的情绪也不能完全释放,因为曲松林是个汉子。

而这一种哭,又是一种纯粹生理的流泪。




那一份遥望与释怀,这个哭其实内心是喜悦的。

因为角色需要,张译全程瘸着腿,都有人怀疑:张译不会是真的瘸吧。




这就是演技。

有他在,这部电影的质量就可以放心了。

第三重保障,则是这个作品的天然优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这个强大的故事背景已经给了这部电影非常深刻且弘大的基调。

1960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北坡是相对南坡地势更陡峭,一直被西方登山界认为是无法超越它登顶珠峰的。

而且在海拔8700-8750米的高度上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岩壁。1960年,由王福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四个登山队员冲击顶峰时,为了跨越这个障碍,他们决定搭人梯跨越。

登山靴上都有非常锋利的冰爪,踩在人身上根本受不了。屈银华果断脱掉高山靴,光脚踩在了刘连满肩上。但是岩壁很高,一个人的身高还不够,屈银华就在岩壁上钉冰锥。

这一个50米,他们爬了一个小时,屈银华的脚也冻伤了。




做人梯的刘连满已经失去了继续向前的力量,三位登山队员就把他们身上的唯一一个氧气瓶留给了刘连满,等着他们返程时再一起回去。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三名队员竟然成功的把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顶峰。

于是在1975年再次从北坡登峰时,他们在这个位置架设了“中国梯”,为之后的数百位登山者提供了便利,也就此终结了这个“无法逾越”的神话。




现实的一次次打击都无法磨灭的这股攀登精神,势要把国旗插上顶峰的劲头,在影片中也随处可见,并透过银幕感染着观众。

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前提,无疑是让影片的情绪有了更真实厚重的立足点。

那呼之欲出的热血与奋进追根溯源还是来自与之齐头并进的中国精神。

而攀登珠峰也只是这份中国精神的一种表现方式,中国登山队的力量只是撑起了这份精神的一个角。


向上不止”的攀登精神放到今天来说,已经流向了各个领域,各种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