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亭,关蜀国之成败!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后人不妨假设一下。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所以才有假设“街亭不失”!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出兵攻打魏国。“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一句可谓是军史上的第一名言,那么诸葛亮为了这一次出征,到底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呢?首先,刘备的死确实对蜀国打击不小,连南中诸郡的叛乱也只能是打掉牙和血吞,诸葛亮连句话都不敢说,由此可见当时蜀国到底有多难。蜀国也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蛰伏期,魏国也因此安逸了好几年。



三年之后的建兴三年,诸葛亮也终于攒的差不多了。这一年,诸葛亮在春天时开始南征孟获,不到一年就获得了胜利并顺利回师。也正是这一战,使得蜀国“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蜀国得了不少好处,但是有了物资基础的诸葛亮,并没有马上开始攻打魏国,而是又宅在家里练了两年兵。



建兴五年,宅够了的诸葛亮在写了《出师表》之后,就率领蜀国大军浩浩荡荡的去了汉中。以蜀国之小敌魏国之大,自然不可能一战而胜,诸葛亮自然也明白。这一次的军事目标很清楚,就是陇右。诸葛亮之所以不听魏延的策略,也正是因为他对占领陇右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才不愿意去冒险。

可以说,诸葛亮的这一次出兵,是做足了后勤保障工作的。这一次出兵对于蜀国来说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魏国当时多少也有些小看人,以为刘备一死蜀国就没有能人了。再加上诸葛亮在攒大招,一时也没什么动静。所以魏国在和蜀国交界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多少军事准备。《魏略》记载,当时魏国听说诸葛亮北伐,朝野恐惧。由此也从侧面表明了,诸葛亮这一次出兵的胜算有多大!



一旦有了陇右地区,蜀国也就有了大力发展骑兵的资本,也就有了进一步和魏国对抗的资本,蚕食魏国也未可知。到时候,张郃说不定还要换一种死法。而实际情况也和诸葛亮的预期差不多,甚至更好。诸葛亮帅军到祁山,军容整齐、赏罚严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到这里可以说是煮熟的鸭子已经吃了一半了,可惜这一切的成果,都因为街亭的失守而不复存在,不只是手里的半只鸭子吃不了,嘴里的半只也要吐出来。诸葛亮在以后的伐魏之战中,再也没有找到比这次更好的机会,也没有能获得比这一次更大的成果。一切都是因为魏国已经意识到了诸葛亮的厉害,而加强了防备。



历史上,弱国战胜强国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是这些所谓的强国都是表面上的强大而已。然而魏国对于蜀国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强,本来就不好对付。这一次丢失街亭,不只是丢失了陇右的人口资源。最重要的是从此蜀国失去了建设骑兵的基础资源“马”的产地。可以说,如果街亭没有丢失,一旦诸葛亮占领了陇右之后,蜀国还有蚕食魏国的资本。可是街亭的失守导致陇右不保,再加上魏国已经有了防备,蜀国——诸葛亮也只能走以攻代守的路子了,至于克复中原,从此也就成为了诸葛亮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