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药”分几种?哪些老年人需要服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医生讲


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可以说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病因。人类现代医学这么多年,一直在努力的就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对于老年人的杀伤力。在诸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抗栓药”。#清风计划#

一、抗栓药有哪些?

其实,现在医疗领域主要使用的抗栓药有两大类: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2.抗凝药物: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达比加群、利伐沙班。

二、老年人使用抗栓药有什么特殊性?

人上了岁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中肌肉和水分减少,这样一来,吃进去的一些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就会增加,药物半衰期随之也会延长。同时,不得不说,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率降低,导致药物蓄积的情况也不少见。#423头条知识节#

同时,老年人的特点是合并症多,也就是同时有几种疾病,这样一来,很多人需要同时吃好几种药物,这种联合使用药物,增加了抗栓药发生出血的风险增加。比如说如果同时吃着止痛药、维生素K等药物,就很可能影响抗栓药的药效。

三、哪些老年人需要抗栓治疗?

需要必须吃抗血小板药物的人群,也就是需要常规吃阿司匹林这类药物的人群包括:确诊了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以及有严重的外周血管狭窄,比如说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只要没有使用禁忌症,都应该吃抗血小板药物,而且很可能是长期吃。

而对于房颤患者、肺栓塞患者、心脏瓣膜病患者、甚至一些肿瘤需要抗凝的患者,都是可能需要吃抗凝药物来治疗的。

最后,张大夫还是想跟大家说,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吃“抗栓药”要慎重,要在医生指导下,吃上之后也别忽视副作用,做到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快点转给您的亲人朋友吧。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