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惨重的一季度后,传统门店的困境该如何纾解?


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餐饮企业因菜品涨价而被推上了热搜,认为此次涨价伤害了顾客的利益,不久后纷纷致歉并恢复原价。疫情期间的涨价引来了消费者的不满,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不该在恢复堂食阶段就借机涨价。

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此轮疫情中更是损失惨重,不敢涨价反而只能以降价来抢客流,尽可能减少亏损。在这种压力下,在已经损失惨重的一季度后,传统门店的困境该如何纾解?

很多人说疫情过后会迎来报复性反弹,但其实消费的反弹实际上是非常漫长的,任何一次疫情之后都会出现一个结果:刚需类的产品会占据我们购物的主菜单,而非刚需的产品会卖得比较困难,在此期间需要关注到的是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如下变化。



第一种是持币待购的心态。数据显示,在整个疫情期间,将近35%的消费者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的人均平均存款不到4万块钱。因此,可能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有一种心态,我们要节约了……

第二种是专注于刚需的心态。对于刚需我们该做什么还在做,比如米、面、油不仅仅要买,可能买的还多了,但非刚需消费会有一个慢慢恢复过程。

第三种是观望与不安的心态。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是充满焦虑的。员工担心被裁员,企业主的心态则由考虑要不要转型,变成了不得不转型,别人已经在转型了,你没有第二选择,不转型就会完蛋。

此时,企业经营者需要对自己的企业做瘦身。无论对哪一家企业来说,第一要素都是挺住,活下来才有可能逆袭,如果你死掉,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开始转型线上,那么作为实体企业如何应对呢?



其实,线下终将还会有人流,但线下行业终将面临重建和再生产。


第一,注重线下的独特体验。只有独特的体验,才能保持非常好的用户黏性。反之,没有线下独特体验的业态,都会消亡,都会被取代。提供独特的新体验,是线下连锁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二,重点关注新人群。银发族、小镇青年和Z世代、90后、00后马上就要登上历史舞台了,线下业态一定要关注这些人群。

第三,一定要做好线上化。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可以完成闭环。

第四,社区便利化。线下连锁服务一定要贴近社区,贴近终端用户群,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触达用户的服务。像锅圈,就是社区便利店的业态。

第五,多渠道、多产品业态的多维商业模式。除了做外卖之外,如果早点意识到这一点,有品牌、粉丝、用户群,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是一个多维的商业模式,可以进行跨业态的商业合作。业态越丰富,收入也会更多元。


那么,在疫情的影响尚未褪去时,创新营销方法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