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啃指甲的孩子,暗示将来的性格可能会是这样,父母别不在意

文/春竹妈妈

很多宝妈发现,自家孩子有吃手或者啃手指甲的习惯。一般一岁前的宝宝吃手,父母不必太在意,这说明宝宝正在度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口欲期”,但如果宝宝都两三岁甚至五六七八岁了还是喜欢啃指甲,那么就应该引起重视了。

孩子啃指甲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

1.孩子身体缺锌的表现:当孩子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时,会出现啃指甲的行为。

2.指甲长了,孩子有不适感:有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剪指甲,当孩子的指甲长了有不适的感觉时,孩子可能会自己用嘴去啃咬指甲缓解这种不适。

3.孩子的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时,会通过咬手指和指甲来自我安慰;另外,当孩子出现情绪紧张、抑郁、自卑、敌对等负面情绪时,也可能出现啃指甲的现象。

孩子爱啃指甲,暗示将来的性格可能会是这两种

如果排除了身体原因后,孩子还是爱啃指甲,那么很有可能问题就是出在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上。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帮助孩子排除心理的问题,纠正啃指甲的坏习惯,那么孩子将来的性格可能会朝下面这两个方向发展:

1.性格内向,表达沟通能力差

有些性格安静、内向的孩子在害羞时,会啃手指甲。如果父母能及时找到他们啃指甲的原因并对症解决,孩子会逐渐改掉这一习惯。但是,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不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那么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敢表达,不懂得如何沟通,性格也会变得内向甚至自闭。

2.性格敏感焦虑

很多成年人回忆,自己小时候当情绪紧张而又难以舒缓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啃手指甲。可见,孩子啃手指甲很可能是因为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得不到缓解,从而一直处于不安、焦虑的情绪中。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中,很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以至于性格会变得敏感、多疑、焦虑、抗压能力差。

啃手指甲不仅不卫生,影响孩子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孩子的心理问题,因此,父母切不可对此疏忽大意。

如果发现孩子有啃手指甲的习惯,父母可以这样做:

1.及时帮孩子剪指甲,带孩子做健康检查

父母首先应该排除身体原因,及时帮孩子剪掉长指甲;如果孩子仍然啃手指甲,还可以带孩子做微量元素检测,看孩子是否缺锌。

2.营造安全的环境,多陪伴孩子

父母要及时消除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的环境因素,比如吵架,吓唬孩子等;平时,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增强孩子的沟通能力。

3.孩子做错事时,少责备多引导

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时担心父母生气,因而会紧张不安,持续处于焦虑状态。因此父母平时在孩子做错事时,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而是应该引导孩子直面自己的错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既细心又有耐心,因为很多时候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折射出的是关乎孩子成长和未来的大问题。父母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只有耐心引导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