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可能填补最后一个互联网平台机会

3月18日,阅文集团公布新一年财报,2018年,该公司营收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3%,经营利润11.15亿,同比增长达81.4%。

3月19日,阅文集团股价大涨8.3%,盘中一度涨幅超11%。

2017年11月8日,阅文集团在港股上市,这起上市轰动一时,不只是因为上市当日阅文股价狂涨86.18%,更因为阅文的上市成为中国泛IP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

上市一年半来,资本市场对阅文价值反馈总体经历了一个明星公司通常必经的阶段,从过度追捧到逐渐回归,而在当下的节点,阅文的价值又回到钟摆期的另一个起点。目前,阅文市盈率只有37.2,明显被低估。

阅文被低估的原因有三个:短期看,它把网络文学和阅读这件本分事儿基本干到了极致;中期看,它越来越往互联网平台的方向发展;长期看,它有可能填补中国市场化IP王国的一个空白。

一、在线阅读的绝对份额会长久支撑阅文基本盘

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是,90后乃至95后00后进入的是一个视频时代,相比较视频图片,文字的表现力太差,而以文字为基本形态的网络文学一定会被新生代抛弃。

这种论调对于文字与互联网的关系误会很大。真正互联网的原住民,人们对彼此的了解通过文字的比例有可能更大。传统时代,人们不需要大规模虚拟社交,反而多数通过线下交流认识彼此,但互联网时代,来自网络的社交认知远大于来自线下的社交认知,而文字在情感思想上的表现力和概括力都远超视频和图片。

当然,谈到文学的市场那是另一回事。但阅文的数据摆在这里,文学没有因为网络更发达而被抛弃。阅文财报显示,目前阅文的月度活跃用户达到2.14 亿户,2018年实现净增长1370万户,阅文月活用户占中国网民总量的25.8%1,数字阅读市场整体份额的增速其实仍然相当可观。从2012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普及至今,这一市场又扩张了四倍左右。

很多人会觉得网络文学或数字阅读市场看上去份额太小,但守住在线阅读基本盘的价值远超在线阅读本身。这是因为文字、内容、IP会通往更大的市场和梦想。在线阅读形成的点击量不会永远是阅文的核心竞争力,但会长久地支撑阅文未来的野心。实际上,阅读目前的业务目前早就不只在线阅读,还包括版权交易、授权服务、图书发型、影视制作,后面的业务每个盘子可能都比在线阅读更大,但只有守住第一个,后面的发展才有根基。

财报显示,阅文守住了它的基本盘。50亿营业额里,在线阅读业务收入突破38.3亿元,接近总营收的八成。这个数字的价值不在它的绝对值,也不在于它的增长速度,而在它的绝对统治地位。根据此前美国一调查机构的披露,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格局为:阅文72%,中文在线27.5%,掌阅5.2%,百度文学3.2%。无论是内容储备、作者群体、月活数据,阅文都是业界第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在某一个领域做到绝对第一,它的估值就会远远超过这个领域的老二老三,更有意思的是,它的估值可能还会超过其他领域看上去比它份额大的行业二流企业。

阅文把网络文学和在线阅读这件事儿干到了极致,这是它的基本盘。

二、市场给的是低于平台的估值

过去十年,互联网平台掀起了多个传统领域的关键革命,以阿里京东为代表革新了传统零售、物流、金融的命,以微信头条为代表革了传统新闻业的命,以美团、饿了么、携程为代表革了传统服务业的命。

但人们忽视了另一个重要领域的变革。在大内容领域,同样发生着相当颠覆性的革命,一是在线视频对传统电视台的颠覆,主要集中在电视剧、体育直播和综艺三大板块,另一重头戏就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生产消费体系的颠覆,而二者又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交集,最典型的就是电视剧和电影。

在我看来,阅文集团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化公司或内容公司。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超越物理限制,没有上限,这决定阅文集团可以用互联网能力去解决传统文学传播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中心化的传统文学评价体系,搞不清楚读者是谁、读者在哪里,纯文学和商业化文学两极对立。

另外,阅文的互联网公司基因决定了它跟传统文学生产体系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平台,而不是传统文学生产体系的任何一环。平台意味着它只需要确定整个文学生产消费体系的规则,而不具体伸手介入到任何具体环节。这和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游戏规则是一致的。平台成败的关键在于整个文学阅读的控制力有多大,以阅文现在的文学阅读市场的体量,决定了它的竞争对象并不是其他文学平台,而是其他内容消耗平台,如社交媒体、游戏平台、短视频平台。最新数据,国人平均每天“刷”微信的时间是90分钟,“刷”头条87分钟,“刷”抖音60分钟。单这三个社交软件,就占国人每天4个小时。

从国民阅读大盘子来看,阅文目标很清晰了,不止是和行业内抢夺潜在用户,更是要和微信、头条、抖音抢夺用户时间。财报里,阅文称正在利用数据分析和先进算法,优化平台智能推荐系统,强化了社交功能。平台野心昭然若揭。

资本市场给出的阅文估值更多是一个“中国最大网文公司”的估值,但阅文已经呈现出的是一个互联网平台的气象,相比较群雄争霸的影视综艺,阅文在网文领域的统治力远甚,绝对比例甚至超过阿里在电商、腾讯在社交、百度在搜索领域的份额,这让它实际上把握住了最后一个互联网平台的机会。市场给它的是远低于平台价值的估值。

三、中国版漫威争夺战:IP越来越重要

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漫威、迪士尼,这个梦想,中国泛IP产业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把这个理想喊得嗓门很大的经常还有些看上去像从其他跑道里冒出来的。

在非内容行业的人看来,漫威、迪士尼的成功模式本来就没什么秘密。“文学动漫试水—电影/游戏—衍生消费品—实景娱乐/旅游”,这个链条大家都了解,在中国,这四大块也一直都有各自领域的头部企业,哪一环节出现一个企业试图打通全部环节的都不奇怪。

逻辑都懂,商业模式也很清晰,但大部分喊出梦想的人多数都在这条路上进展得并不顺利。目前来看,中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多数是单个IP,比如战狼、唐人街探案以及新晋的《流浪地球》。但中国泛IP行业的最大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像漫威、迪士尼或者宫崎骏那样造出一个IP宇宙。

在中国版漫威打造争夺战中,我更看好站在最上游的阅文。如上所说,漫威模式的四大模块,每一模块的顶级公司都试图完成这个“IP”的生态闭环,但看上去体量未必最大的阅文反有可能最有优势。财报显示,阅文除了基本盘在线阅读占了收入大头,另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即是版权运营,同比增长了160%,这部分的收入大部分来自IP授权收入及影视联合投资收入。这就是长期看多阅文的关键所在:打造一个中国IP宇宙的前提是你首先拥有足够的IP,然后才能雕出花儿来,而过去十年,中国网络文学的IP几乎都收在阅文囊中。

这种IP蓄水池的优势让阅文不仅在财务上有后劲(IP运营的爆款收入和长尾收入都很可观),还让它可能会实现中国版漫威梦想。财报显示,2018年,阅文授权了130部左右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其他娱乐形式,已经上线的15部IP改编影视作品实现700亿左右点击量。某些经典阅文出品的IP如《全职高手》、《斗破苍穹》、《择天记》已经有成为经典IP的趋势,目前的形势是只见树木还未成森林,但发展方向是可预期的。此外,2018年,阅文还收购了影视制造公司新丽传媒,这表明阅文有意识补全了打造IP生态必须的另一块拼板。

实现“IP”的生态闭环,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IP宇宙,这一战略会大大拉高阅文业务发展的天花板。在“IP”的生态上下游中,阅文实现了上游水源的绝对制导权,而上游在整个生态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实际上,中国文学娱乐影视综艺的生产消费格局已经发生了质变,近十年间,中国网络文学生产体系和网络综艺、网络剧和电影完成了合流,并代替传统生产体系成了主流,网络文学早不是地下的、偏门的,而是文学的主流,网络影视、网游、动漫也同样。这是阅文在中国版漫威争夺战中的真正底牌:如果整个生产消费体系越来越倚重这个水源地,那这个水源地做大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