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哭诉被渣男联合前妻骗走100多万,但为何没人同情她?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关于男女出轨大家一定都见得很多了,这几天网络上已经奉献了多起这样的热点事件。


但你见过这样的出轨吗?


男人出轨后,原配要求离婚,并给予补偿。但男人没钱,钱要情人出,还正儿八经签订了一份承诺书。


按照这份协议,两个人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有三条:


1、负责给老婆付首付、买房子;2、负责交以后的房贷;3、负责女儿的抚养费。



男人需要承担的单方面责任还有三条:


1、要把奖金卡交给前妻使用;2、要负责全心全意照顾自己的女儿;3、要在前妻及其父母或者生病时提供照顾。


这么看,是不是觉得原配简直太爽啦。


虽然是遭遇了出轨,但这种离婚的条件补偿了一切损失,让她既能甩掉了渣男,又可以享受一切婚姻中能够享受的待遇。


搞得好多女人都想这么离一回了。


别说你不想,我知道你也想。


可看完爽爽的原配,另外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那做情人的咋这么脑残呢?



男人出轨,就算要补偿原配,也应该是他自己,凭什么给他出钱?


出了买房子的钱也就罢了,还得管日后的房贷、抚养费,还得忍受原配拿着男人的奖金卡,还要负责照顾前岳父母——这日子该怎么过?


为了得到一个男人,需要忍受如此多的不平等条约,这得脑子多不灵光才能干出这事来。


如果我告诉你,签订这样一个协议的女人还是一位法学博士,你是不是更惊讶了?


这个故事不是我杜撰的,是4月30日曝光在网络上,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一场闹剧。

02


这位女博士叫陈优丽,是武汉大学法学院2017级博士生。


那位出轨的男人姓沈,我们姑且叫他沈某吧,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16级博士生,主修神经病学。所以他们也算是同门师兄妹。


沈某的原配姓张,叫张某。


好了,三位当事人都齐了,故事可以开始了。


2019年2月2日,陈优丽和12岁的儿子小贝结束在伦敦的旅行,到机场小贝突然高烧,经诊断是脑膜脑炎,疑似因自身免疫性引起。


小贝


陈优丽在国外人生地不熟,与医院沟通不畅,只好在武大校友群中求助。


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沈某出面了,小贝的病是他的研究方向,他说自己可以帮助孩子,还对陈优丽嘘寒问暖。


这让孤立无援的陈优丽很感动,她对丈夫本来就有不满,于是她“爱”上了这个体贴的男人。


对的,这是一个已婚男女双双出轨的故事。


2019年3月,在小贝生病一个月后,陈优丽便铁了心、迫不及待地和前夫协议离婚。


前夫带着病情有所好转的小贝回国寻医(陈优丽是否同时跟着离开资料不详),国内医院的诊断意见是康复的可能性不大,小贝的病情越来越重。


陈优丽带着小贝的病历再次前往剑桥大学找沈某帮忙,这时陈优丽已经知道沈某有妻有女,但在沈某的各种糖衣炮弹下,她也默然接受了。


2019年5月,沈某的妻子张某发现了丈夫出轨,追到了英国,要求沈某承认自己和陈优丽出轨,并对自己进行补偿。


我不知道张某是把他俩捉奸在床了还是抓到了现行,陈优丽居然就乖乖地在协议上摁下了手印,并且签订了前面我提到的那份“不平等条约”。



这份协议其实很搞笑,就算沈某和陈优丽出轨,陈优丽只能算私德有亏,但在法律上是没有义务补偿张某的,除非她花了沈某的钱——事实上,那段时间都是她在承担沈某的花销。


陈优丽自己的说法是这样的:沈某先签订了协议,然后没钱赔偿,向她借钱,她因为相信她,所以6月底替沈某向张某转款20万元了结此事。


但看协议并非如此,上面直接提到的就是她和沈某联合赔偿。协议下面也有她的手印为证。


真相很简单,这就是一场女人对婚姻中的男人发起的“赎身”运动:你只要能离婚,原配要什么我给什么。


“我只要人,钱不重要”。沉浸在爱情中的陈欧丽就像一个冲动的中二少女,蔑视一切金钱世俗的规则。


大概正是因为看到了她的迫不及待,原配张某很快提高了离婚的条件:现金120万。


钱若到账,马上“放人”,否则就要拿着签了陈优丽和沈某名字的承诺书去告他们。


他们又签订了第二份协议,这次更奇葩了,是一份付款委托书。



这份协议的主要法律内容是,沈某欠张某120万,他委托陈优丽替自己付给张某,沈某和张某的债务关系与陈优丽无关,任何时候她都不得向张某追偿这笔钱。


也就是说,陈优丽给的钱,是替沈某给的。虽然钱是进了张某的腰包,但她日后只能向沈某要求还钱,与张某无关。


陈优丽继续乖乖掏钱,截止2019年8月29日,她一共转给张某90万。


张某说话算话,8月29日张某和沈某签字离婚。两天后,9月1日,陈优丽与沈某结婚。

03


按说陈优丽算是得偿所愿了,虽然代价大点。


但陈优丽很快发现,这个自己花重金“赎”回来的男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结婚第二天,沈某就回到了英国,有时会说各种甜言蜜语,有时又会突然拉黑她。


相处时,沈某时常会因为一件事对她大打出手,甚至将她被打的照片发给前妻或朋友,然后前妻会把他发过去的东西再截图发给她。


她认为这是沈某和前妻联手对她进行精神折磨,不过估计前妻的心态只是看热闹而已——知道你们过得不好,我就放心啦。


按照第二份协议,陈优丽还应该支付张某30万,2019年10月25日,张某向陈优丽索要未支付的“欠款”。


这次,陈优丽不愿意忍了,她报案,指控张某敲诈勒索。



警方虽然立案,但经过调查,认定按照协议,的确应该由沈某还钱,将他们三个人组织在一起进行了调解。


沈某答应还钱,但很快提出离婚,拒绝见她。


陈优丽手里没了钱,小贝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不断恶化,现在不仅失去语言能力,记忆也没有了,每天会发作癫痫20余次。


生病后的小贝


2020年4月23日,陈优丽以跳楼相威胁,才让沈某现场还款30万元,剩下的64万至今未还。


陈优丽只好选择在网上发声求助,实名控诉沈某三大罪状:


1、引诱她出轨,挑拨她离婚,联合前妻骗走她100多万;2、结婚后对她实施PUA,在精神和肉体同时摧残她;
3、拒绝还钱,导致她无钱给自己的儿子治病。


这三大罪状只有最后一点是确实成立的,前两项都是她自愿配合的结果。


沈某是引诱了她,用甜言蜜语夸她漂亮,安慰她,但她沦陷的速度也太快了,那时孩子尚在病重当中。


所谓挑拨离婚,也是她先吐槽丈夫冷漠,而他配合着诋毁那个男人“垃圾”“渣男” “孩子有这样一个爸爸也是挺可怜的”,然后她又是用了一个月就离婚了。



就算夫妻感情没了,看在孩子的份上夫妻一起联手先治病不好吗?


而所谓PUA,的确有,但不是在婚后,是在婚前。


在一组聊天记录里,“你是我的”这句话频繁出现。沈某多次对陈优丽说“爱你,你是我的女人”“你是我捡回来的人,当然伺候老子,而不是和我吵”,陈优丽则曾回应到“我都明白,我知道错了”“你是我的主人”。



他宣称自己要征服她,要求她顺从,不能挑战自己。


看看日期,是2019年7月份,而他们结婚则是在2019年9月1日,她有充足的的时间沉淀和反抗,可惜她都没有做,还是选择不断掏钱,甚至连孩子救命的钱都能拿出来。


是的,这个男人是个渣男,这点确凿无疑。但她自己的责任呢?


作为一个985的法学博士,自己的判断力在哪里?社会经验在哪里?道德底线在哪里?


来,一起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


恋爱时,一切都是情趣,翻脸了就叫“渣男”。


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那也别怪现在没人同情她,还要说一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该追钱就好好地追钱,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帮助自己,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找人挖他名下的财产,招法多得是。


别搞错了方向,搞臭他并不是斗争大方向,好好反思自己才是正道。

04


从心理学上来说,我也能够理解陈优丽对沈某的感情,那是一种移情。


孩子生命垂危,只有这个男人挺身而出,宣称自己能够救他,在她心目中,他就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她开始依赖他,信任他,崇拜她,她将自己所需要的支持和安全感投射在他身上,对他产生了感情。


她以教徒对教主的心态爱上他,视他万能的上帝,他打个响指自己的生活就彻底被点亮了,一切烦忧就没有了。


移情最容易发生在一个人脆弱无助的时候,比如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移情,受害人会在遇到伤害时对提供保护的警察移情。


但移情也会反映出我们早年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以及个人的性格、自我认知。



陈优丽在骨子中就是一个脆弱的人,当初在英国小贝几次昏迷被送去急救,她就崩溃了,试图在酒店自杀。


然后因为沈某不还钱,多次联系不上,她又情绪失控几次试图自杀。


今年1月17日时,她在跳湖前发出了轻生信息,再次被水上派出所民警救下。


那么容易崩溃、自杀、绝望、焦虑,说明她缺乏力量,自我价值低,自卑,有贬低自己,不敢主宰命运的倾向。


总的说来,她觉得生活对她而言就是某种无比强大的东西,而她根本无法控制或者驾驭。


她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是,说她是因为沈某能治儿子的病,她才会和他在一起。


但作为孩子的母亲,在孩子重病期间,她完成了出轨、离婚、再婚、闹翻等这么多事,真的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了吗?


不是为了孩子,就是为了她自己。对于这个答案,她是竭力回避的。所有的愧疚,都化成了对男人的怨恨。


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别人控制,因为她无时不刻不在为自己寻找着帮助、救赎,她内在虚弱不堪,必须由外在进行支撑。



她也很容易吸引渣男的,就像花蜜招来蜜蜂。沈某这样的男人,就靠剥削、蚕食、利用她这种人的能量生存。


同样是遇到了渣男,沈某的原配得到了足够的补偿,而陈优丽却被吃个精光,差距出在哪里?在于她太弱了,连渣男都舍不得放手,而原配已经看穿一切,不配得到爱的男人就榨干他的钱好了。


沈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轨,他总能找到能与之配合的女人,是手段多高吗,不一定,是无助寂寞的女人太多了。


正如塞西尔·索瓦日说:“女人没有主人就不存在,没有主人,这是一束散开的花。”男人塑造女人、压迫女人,然后又轻视女人。


好多渣男对PUA这一套都是无师自通的,不用学习,天生就是大师级别的人物。因为遍地都是软弱的、无法在精神上独立生存的女人,她们从未真正热爱自己的性别,面对世界深感无能为力,渺小卑微。


他们只需要给出点虚假的承诺和希望,然后就可以做女人的主人了。很多女人一辈子都是在寻求一个主人,寄托自己、成就自己、拯救自己,最后即使发现男人任性自私霸道,也不愿意离开。


沈某对她说的话非常pua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中说,“受虐现象尤其被视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为了另一个人完全否定自我,并把自己的权利与主张完全交给他……似乎除牺牲和为所爱的人欣然放弃自我外在没有能证明爱的更好证据了。实际上,在这些情况下,爱基本是一种受虐渴望,其根源在于对介入之人的共生需求。”


这就是为何我们无法被很多苦情戏所感动,女主们对爱情的坚持,对男人的无底线牺牲反而会引起我们的生理性反感,因为她们不是在爱,而是在受虐。



受虐让她们臣服于男性的力量,觉得完成了自己和世界的联系,不需要再自己忍受孤独。


真正的爱不是这样,真正的爱是以平等和自由为基础,谁都不是谁的主人,只有非常笃定地意识到自己价值的人,才会给出足够有力量的爱。


你得很勇敢,才能去爱。


你得很可爱,才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