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產量不僅能提高,而且吃起來也好吃!

摘 要 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食物來源之一。隨著對蔬菜需求量的增加,保障蔬菜不間斷的及多樣化,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逐漸發展成為蔬菜生產的基本目標。設施蔬菜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蔬菜反季節種植難題,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促進了蔬菜產業化發展。目前在設施蔬菜栽培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重點討論了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旨在為蔬菜栽培人員提供參考,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詳情如下:

1 民勤大棚蔬菜種植情況

大棚栽培是蔬菜生產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由於環境條件與露地栽培不同,因此其適宜栽植的品種應根據當地情況適當調整。甘肅民勤縣大棚蔬菜栽培發展較為迅速,當地結合本土農業資源培植的蔬菜因品質高而遠近聞名,極大地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民勤地區陽光充裕,為蔬菜生產提供了足夠的光照,採用先進的灌溉技術,結合病蟲害防治措施,使大棚蔬菜產業發展迅速,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剖析和解決。

2 傳統塑料大棚蔬菜種植

種苗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蔬菜的產量和質量。目前,傳統塑料大棚育苗盤基質育苗,不僅能促進蔬菜快速生長,技術也較為簡單,成活率極高,便於機械化移栽以及遠距離運輸。育苗盤中使用專用配方營養液,可以提高幼苗成活率,提升育苗質量。除傳統的育苗盤基質育苗外,還有穴盤育苗法,同樣十分便捷。聚乙烯塑料膜是較為常見的棚膜,這種塑料膜屬於一次性塑料膜,僅能使用一個季度。聚乙烯塑料膜的缺點是易在棚內產生水滴,引發病蟲害。與普通塑料膜相比,多功能膜具備良好的保溫性能以及防滴特性,透氣性及透光性好,強度高。

塑料大棚種植無法準確地控制棚內溫度、溼度,尤其是在冬季生產時保溫能力不夠,無法使用。

3 設施大棚蔬菜栽培技術

3.1 合理選擇蔬菜品種

民勤地區陽光充足,適宜種植黃河蜜瓜、白蘭瓜及各類蔬菜等。對於設施大棚蔬菜栽培,首先需要選好品種,優先選擇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強的蔬菜品種。蔬菜栽培前,需先對苗床全面消毒,提前處理好種子,選擇適宜的時間播種。民勤地區有專門的育苗廠、育苗溫室和塑料大棚,沒有育苗條件的農戶可直接從專業的育苗廠選擇種苗。

3.2 田間管理

大棚蔬菜栽培過程中,應重視管理工作,尤其要注重水分及溫度的控制。民勤地區乾旱少雨,蔬菜栽培中澆水頻率較高,一定要控制好水量,小水勤灌,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出現連陰雨天氣時,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止大棚內出現積水,淹沒蔬菜導致爛根。蔬菜根部一旦出現腐爛,抵抗力會迅速下降,易受病菌感染,爆發病害,影響蔬菜的質量及產量。棚內的溫度控制同樣重要。陰雨天過後,溫度會急劇上升,此時應將大棚打開,促進大棚內空氣流通,防止蔬菜因溫度過高枯萎。在高溫條件下,可使用根壯秧劑促進蔬菜根部發育,增強根部吸收能力,提高蔬菜的抵抗能力。

3.3 病蟲害防治

大棚蔬菜病蟲害管理重在預防,一旦大面積爆發,將直接導致蔬菜產量及質量下降,甚至絕收。冬季可將石硫合劑稀釋後噴灑在蔬菜枝幹上,用量為0.36~0.43 g/m2。在蔬菜生長期間,適時噴施農藥,並注意藥劑的輪換,以防產生抗藥性,一般間隔5~15 d噴灑1次。在病蟲害盛發期,可以噴施15%粉鏽寧1 000倍液或3億CFU/g哈茨木黴菌300倍液或噴施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預防病蟲害。亦可使用生物防治,如在大棚內放養害蟲的天敵七星瓢蟲等,抑制害蟲的繁殖。生物防治不僅可以有效祛除蟲害,還能避免農藥殘留,提高蔬菜的產量及品質,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3.4 節水灌溉技術

大棚蔬菜栽培離不開灌溉。滲水灌溉技術可以保證土壤中、下層水分充足,保持適宜的空氣溼度以及土壤表層乾燥,減少雜草及病蟲害的發生。利用10~20 mm管徑的細管,在管壁上間距25~40 cm左右鏈接孔徑為1.2 mm水平單眼塑料細管做毛管,每1~2 m間距佈設l條,埋入地下5~10 cm土壤中,在滴灌管兩側種植蔬菜。毛管首部與管徑為38 mm的塑料支管用三通連接,支管首部安裝同徑閘閥與水源接通,蔬菜灌溉時開啟閘閥即可進行灌溉。

4 結束語

大棚蔬菜在栽培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種,優先選擇可逆性以及適應性較強的蔬菜品種;同時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保證設施大棚土壤中的水分能滿足蔬菜生長;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減少病蟲害爆發概率,提升蔬菜質量以及產量,實現規模化種植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小編會根據情況來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小編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