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的脾氣秉性會傳給孫輩嗎?

京津杜先生


您好。

如果是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會有一定的影響,脾氣和脾氣,情緒和情緒都會傳染人,情緒是最容易影響一個人的,脾氣溫和的人,長時間跟情緒易怒的人待在一起生活,情緒也會變得易怒。

就跟我們平時說的一樣,跟好人學好人,跟壞人學壞人,性格一般是從小養成的,性格屬於個人特質,一般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脾氣和情緒一般受到影響才會發生改變,情緒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如果孩子特別小,就非常容易受影響,小孩子學說話,一般是通過外界影響。

比如:大人之間說話帶髒話,孩子說話也會帶髒話,如果大人脾氣暴躁,孩子脾氣要麼暴躁易怒,要麼內向軟弱。

情緒和脾氣都是負面情緒,學壞三秒,學好三年,換句話說就像恐婚症一樣,幾乎都是受到負面情緒和負面報道導致的恐婚。

性格一般是經歷過重大疾病或者重大變故才會導致性格發生改變,就像一些老年人得了嚴重疾病後性格會變得比較軟弱或者比較暴躁。

人的偉大之處在於人可改變性非常大,雖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隻是比較難改變,但是不代表完全不能改變,我朋友以前性格比較軟弱可欺,現在性格暴躁易怒。

古今通用的只有一些道德和品質,其他幾乎是不太可能用來比喻現在的社會,人的都是有兩種性格,一個溫柔,一個暴躁。

每個人都是,除非一個人完全沒有任何情緒和脾氣。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會說人在冷靜的時候是一個正常人,人在暴躁的時候是另一個人。

脾氣秉性會發生改變的一般是跟家庭成員和家庭環境有關,只有家庭成員之間和家庭環境是直接影響。

有本書是這樣說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為高情商,那麼孩子也有可能是高情商,足以說明孩子是直接模仿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或者做事方式。

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充滿了負面情緒或者負面影響,孩子是肯定會受影響的,這就是為什麼會說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動手。







能量漫漫傳播者


爺爺奶奶的脾氣秉性不一定會傳給孫輩,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還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首先,孫輩由爺爺奶奶長時間的直接撫養。

現實生活裡,很多年輕的父母由於工作忙把孩子交由老人看管,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習得老人的生活習氣。

我們會看到有的小孩廣場舞跳的很熟練,有的小孩手背在身後一副小老頭的模樣,有的小孩坐在那裡翹著二郎腿,端著杯子喝水,特別像自己的爺爺。這就是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孩子,脾氣本性都有和老人相像的地方。

當然也有比較受年輕人歡迎的影響,比如老人喜歡書法或者音樂,孫子輩也會受到同樣的薰陶,從而喜歡上藝術類活動。

再者,是老人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的話語權。

有的老人和年輕人生活在一起,在年輕人的面前說話比較有權威,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都聽老人的話時,他也會受到影響,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習慣上,按照老人所說的去做,久而久之便內化成了自己的脾氣性格。

見到過有位奶奶特別愛乾淨,然後他的兒子和兒媳也非常尊重他,大家住在一起,把家裡收拾的非常乾淨。等家裡的小孫女懂事之後,在老人的影響下,從小就是個愛收拾自己東西的乖孩子。

最後一種情況是,爸爸遺傳了爺爺奶奶的脾氣性格。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孩子沒有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但是日常生活中受到爸爸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的行為裡多少都會受到爺爺奶奶脾氣性格的影響。

比如有個爺爺說話慢條斯理的,他的兒子也是這樣的性格。雖然兒子成家後並沒有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但是他的孩子也是這樣慢吞吞的性格,可以說祖孫三代的性子都是綿綿的。

所以說在一個大家庭裡,大人的脾氣秉性遺傳不可避免的會遺傳給晚輩。如果想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那麼每位家長都要從自身做起,因為脾氣秉性將會影響幾代人。


依諾知否


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