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税是在开票的时候还是在收钱的时候?

在不少老总甚至是会计眼中:税什么时候交?当然是开票的时候交啊。那什么时候开票?当然是对方付钱的时候开啊?所以,什么时候去要钱就什么时候开票然后什么时候去交税,就成为了实践中的普遍现象。


收钱的时候开票交税有可能大错特错?

如果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下,什么时候收钱就什么时候开票交税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存在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销等等情况,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以赊销为例:第一种情况,如果你和对方没有签订合同,那么你把货物发给对方的时候,一般来说从税法角度就应该要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和对方签订了合同,而且约定在某一天收钱,那么只要到了那一天,不管你是否收到了钱,从税法的角度即使没开票都要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了。


这不合理,我还没收到钱怎么就收我的税?

税法如此规定看起来好像有些不合理,因为从大家的角度我没拿到钱就没赚到钱,没赚到钱就不应该交税。

但是税法是从所有权变更的角度来征税的,你的货物只要发出并被对方认可,这个时候从法律上这批货物已经不是你的了,税法认为你已经获得了拿到钱的权利,那么从法律上可以交税了。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征税的前提不是收到了钱,而是你有了收钱的权利。


不就是晚了一点交税,能有什么大问题?

有老总朋友可能就会说了,专家就是嘴上放炮,哪个生意会严格按合同来付钱,可能晚个几天,晚上个把月也很正常,又不是不交税多大事啊?!

的确,如果不是和上市公司做生意,的确不怎么严格按合同来执行,问题是税务局是按税法来收税,晚几天的确没什么,税收滞纳金万分之五一天,折合成年利息是18%(堪比网贷的利率了啊),按月折算1.5%,不知道这笔业务的利润能拖得起几个月的滞纳金。


比滞纳金更可怕的是收入确认的时间

曾经遇到一个案例,某公司老总2016年末的时候税算得非常精准,企业所得税只需要补缴2,000块就好了,结果最终补税25万。

为什么补税,因为有一笔100万的业务票一直没开,其实货物早就发了客户也签收了,因为客户没钱一直拖了下来,这个100万业务的成本发票早就开回来入账了。

所以,老总小算盘打得很好,这100万的发票放在2017年开,左算右算把利润凑到了自认为最合理的范围。

却没想到,税务局在审查申报表的时候,要求提供收入对应的合同和交货凭证,问题一下就暴露出来,连弥补的余地都没有。


按合同来交税永远没错,请专业人士把关花小钱省大麻烦

所以,我们的老总朋友一定要树立一个概念:按合同交税,不是按收款或开票来交税。

如何能做到,简单三步走:第一步建立合同登记制度;第二步对财务人员进行适当培训;第三步请第三方专业人士定期把关再复核。

每一个中小企业都需要一位共享财务总监。


关注@薛亮的财税加油站,为您提供最有价值的财税资讯!

收听下方企业家必知的税收筹划专栏,了解您和您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为薛亮的财税加油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税热点:

“富余票”能变现?企业这种经营方式不靠谱

没工作就有工资?百余人信息被盗用于企业逃税

免税新政!5场大型运动赛事的多项收入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少交10%,8类情况中小企业可享所得税减按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