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度粮食补贴下农民依然不买账的根本原因,你看了你也不愿种粮

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种粮的补贴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为何农民依然将田地丢荒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就是不种植粮食呢?

我们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有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类型。补贴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品种。补贴的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补贴的依据以当年镇(街道)核实公示确认的面积来计算的。而且补贴的资金直接拨付到种粮农民的农村信用社的开户存在上。补贴的资金根据种植的品种及所在地区的不同,大致从50-200元不等。

按理说这么有力的补贴,农民的粮食种植积极性应该比较高了。可现实的情况是农民不想种植粮食,要么田地荒弃,或者改种其他的经济作物。个人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大家帮忙分析看看对不对?

第一种原因,虽然粮食直补达到了这么高,可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南方,每一家所分到的田地是比较少的。特别是荒漠化的地区,可能一家人分到的田地就一两亩,靠这点田地,养家糊口都没办法做到。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民大多将土地让他人代种或者种果种树,自己外出打工去了。

第二种原因,虽然粮食直补的这么高,可是粮食的价格却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价位。种植粮食所需的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价格一直在飞涨,种植粮食出售所得根本没办法让一个农村家庭富裕起来。所以还不如种植一些利润率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比如水果。

第三种原因,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农村的年轻人也不断的减少。导致了体力活动的单价逐年上涨,很多农民工朋友出去工地干活,可能没有种粮食辛苦,但是收入却是种粮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这种情况在不久的未来依然会加剧。

第四种原因,乡镇(街道)公示的数据来源于各行政村的村委,而村委里面的村干部大多数是村民所选举出来。而且一个村子的大多都是沾亲带故,低头不见抬头见。哪怕村民的田地不再种植粮食,依然可能当做种植粮食往上报。这使得村民不种粮食可能依然领着粮食直补,所以种粮食的积极性怎么可能高呢?

以上原因是解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难点,主要解决了种粮收入不高的问题,我想农民朋友还是会种粮的。

你所知道的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有哪些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人机乡村,一如既往给大家分享在农村与生活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