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还有蔚蓝的天和明媚的阳光

这是在疫情期间提供心理援助时一个真实的故事。

“你好,请问你是惠老师吗?”

“是的,有什么可以帮你?”

“老师……呜呜呜,这些天我总是忍不住想哭。呜呜……”

“怎么了?别着急,慢慢说。”

来电者是小Z,一个24岁的女孩,因为连续很多天情绪十分低落,总是忍不住想哭,感觉自己处理不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感觉自己很失败。去年12月,她被一个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村委会聘用了。因为离家比较远,而且工作太忙,刚开始,还可以一周回一次家,最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自己在县城的家了。然而事实上,不单单是跟单位的同事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在一个多月前,女孩回家时,也因为家里的一点琐事,和弟弟妹妹产生了矛盾。她心里很悲伤,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随着咨询师进一步地询问,咨询师还了解到,这个女孩在2019年4月-5月期间,曾经先后在伊犁州和石河子相关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医生给她开了相应的药物,她自己断断续续服了几个月的药之后,感觉有好转,就没有再吃了。去年12月之前,还定期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工作之后 ,因为工作地离医院太远,来回不便,心理治疗也中断了。

一方面有既往抑郁症病史,一方面到了新环境,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一方面又和家人产生矛盾,得不到家人的及时支持,还有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在于,一个月前她刚刚和自己的男朋友分手。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给她造成了莫大的压力,以及情绪的失控。

咨询师耐心地守候在电话这端,倾听她满肚子的委屈和不满,关心地询问她各方面的情况,直到她的情绪有所缓和。咨询师首先告诉她,要正确对待抑郁症的问题,如何用药必须征求熟悉自己情况的医生的意见,得知她因换手机而丢了医生的联系方式,咨询师随即提供了她就诊医院心理科的电话,嘱咐她要在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医生。

“你在宿舍吗?”咨询师接下来问小Z。

“是的,我在宿舍。”

“宿舍有窗户吗?你走到窗边往外看,可以看到什么?”

“我看到一条路,路边有辆车,可以看见远处的雪山,还有一些枯草地,还有一棵枯树……”

“还有吗?”

“没有了。”

“还有的,你抬头,是不是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

“是的……天好蓝,阳光也很好。”

我们看待身边事物的角度,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用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去寻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棒的能力,我给你布置一个任务可以吗?今天开始,每天晚上睡觉前,在纸上记下五件积极的事,比如,你今天因为情绪不好而寻求心理援助,这就是一件积极的事,你抬头看到了蓝天和阳光,这也是积极的事,诸如此类的都可以记,每天至少五件,可以吗?”

“嗯嗯,我记住了,每天至少记下五件积极的事。”

“是的,那么当你常常以积极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看待身边的人,可能慢慢就会发现你的人际关系也在发生一些变化,给予别人一些积极的关注,可能影响到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尝试着这样去做,并且坚持一段时间,你看可以吗?”

“嗯嗯,好的。”

“那么接下来,你这么年轻,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我想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

“非常好啊,那你在学什么呢?”

“我在学英语和韩语。”

“很棒!学习会让我们感觉到充实,同时,因为你有考公务员的目标,也可以准备一下公务员考试的相应内容,当我们可以专心致志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就不会一直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你未来的路还长,还有无限可能,你愿意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我愿意!”

“非常棒!”

“老师,谢谢你,真的非常感谢!”

“听着你的声音变得这么坚定而有力量,我也非常开心,你一定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咨询师想对大家说,

轻度应激可以使人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增强,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变化,这是积极的心理应激反应。但强烈的应激却会使人出现意识蒙眬、意识范围狭小,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象力减退等负面的心理应激反应。比如偏执,看问题狭窄、偏激、认死理,平时理智的人变得固执、钻牛角尖,蛮不讲理。也可表现为过分自我关注,注重自身感受、想法、观念等内部世界,而不是外部世界。还有灾难化,表现为过度夸大应激事件的潜在和消极后果。也可能出现强迫思维,脑子里反复回想特定的事情,越想摆脱,越难以控制,导致自己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并对自己造成了困扰,那联系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援助是比较恰当的做法,咨询师可以帮你看到一些你未曾看到的角度,发现你自身的资源并去积极应对。


我们的生活需要蓝天、需要阳光,只是,它们从未远离,抬起头,它们一直在那里。

#心理咨询师说##幸福公益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