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你的职业归属感去哪找寻?

在大学期间,我们几乎都学过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学说。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

根据他的理论,人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即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后,就会向更高层级的需求进发,而这个进发之路上的第一道关口就是社交需要,也就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到了这个阶段,人们就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相互忠诚信任、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依附一定的团体,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的一个成员,有归属感。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基本需求的满足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一旦穿上那身警服,最急迫要解决的就是归属感的问题。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进入更高层次的需求激发,就很难进入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领域。

当然,也会有例外,也有超越需求的出现,但那毕竟是少数。

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要想能够长期默默坚守在高墙之内,要想在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找到人生价值和意义,要想在青春燃烧中不觉得自己虚度光阴和岁月,寻找到归属感,就是必须要走好的关键一步。

如果不迈好这一步,并经过这一步的跨越而走向更高需要境界的追求和实现,那么几十年的监狱工作将很难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感受。

一部分人之所以对于监狱工作职业归属感的建立存在障碍,并非是对于监狱工作本身有什么质疑,而是对于实现监狱工作目标的方式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对于上级做出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

其实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我们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身处的是一支纪律性很强的队伍,是一支需要绝对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的队伍,我想纠结就会少很多。

当然, 上级的决定、命令也并非总是正确或者十全十美,当我们有不同意见并且无法调和时,其实制度上已经规定了明确的反映和处理流程,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规定去处理,而不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理,更不应该,憋在心里,然后不断给自己增加怨气。

其实,每一名监狱新警在报名前都是有美好憧憬的,在考上后都是无比激动的,在正式报到后都是想着要成就一番事业的。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最先应该着手的工作,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而不是用繁重的工作,让他们在甫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被压力所吓倒。

所谓,扶上马,送一程,我觉得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必须有切切实实的举措,要真真正正让新警们觉得单位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家。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的是,在我工作伊始,有一位非常热情、热心且富有激情的团委书记一直陪伴着我们。

从报到后的培训到入职后的谈心,从工作上的座谈到生活上的关心,甚至连情感生活她都事无巨细的关注,那一幕幕,一声声,一次次的呵护,让我们那样一群新警倍感温暖,也就是在那样一个氛围里,我们把彼此都当成了亲人。

因为有了亲人的感觉,所以,凡是她安排的活动,我们都积极参加,凡是她布置的工作,我们都积极完成,凡是她要求做到的事情,我们都用心努力做好。

从入警首日征文到每月工作汇报,从青年民警论坛到文艺演出排练,从岗位技能比武到参加演讲比赛,无论我们的工作任务有多么繁重,无论我们的休息天是多么宝贵,都能满怀激情地去一件件倾情参与。

刚开始,或许就是积极响应她的号召,但随着活动参与的越来越多,我们发觉其实自己也在一天天成长,自己对监狱工作的理解也在正确的轨道上一次次加深,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对监狱工作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

就是因为这种源于从警之初的最为真挚的热爱,所以后来无论在工作中历经了多少艰辛,都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份热爱的初心。

我始终坚定地告诉自己,只要行走的方向没有错,行走的道路没有错,对这份事业的追求就没有错。在困难面前,我所要调整的无非就是,如何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岗位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我们那群新警当然也有过沮丧和挫折的时候,也曾迷茫和犹豫过,这也很正常。实际上也并非所有身边的战友,都是那样的正能量满满,也并非所有人都对我们鼓励有加。

干一行,厌一行,很多人都逃不过这个怪圈,但好在,我所遇到的历任教导员、监区长和绝大多数并肩战斗的战友们,他们都能够将心比心的和我聊天,谈他们过去的经历,谈他们最为艰难的岁月,谈他们连制服都没有的过往,谈他们连工资都发不出,年底拿着欠条回家的无奈,谈他们在那样的时光里,如何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炙热的情怀。

我就是这样一次次被老一辈监狱工作者的举动感动着坚持前行的。

刚开始,这种坚持是被动的,是一份感恩,是一份感动,是一份感激。但慢慢的,情感就发生了变化。在感恩中,我看到了他们的用心努力,在感动中,我看到了他们的默默坚守,在感激中,我看到了他们不倦的谆谆教诲。

于是,我就想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就想着要让自己也成为一盏灯,点亮灯塔,照亮正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

说实话,我从来不认为监狱警察这份工作就有多好,如果你真的有更好的选择,我从来不会执意挽留。但任何一份工作,总是有人要去做的,既然你没有选择离开,既然你要长期在此坚守,那为何不想办法让自己更快一点呢。

从警十六年,我在监狱工作岗位上,先是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然后有了家的期盼,在一次次的阵痛中被战友用心呵护,听见他们的真情呼唤。

于是,我慢慢看清了道路,瞄准了方向,坚定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

于是,我就努力想要快点成长,成长为他们曾经的模样。

这么多年,在监区也好,在机关也罢,在外挂职也好,在省局帮忙也罢,因为有着这样一份对监狱的真情实感,所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人在何方,我始终都关心着我所工作的监狱的一举一动,我始终都非常关注着比我还要年轻的战友们,真心的,只是想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让他们在这条从警之路上,也能如我似的幸福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