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1红、2痛、3多”,是肠道病变,保护肠道有六招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其长度,约为身高的4~5倍,蜿蜒曲折。生活中,有诸多不良习惯,会损害肠道健康。一旦肠道保护作用失效,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那么,肠道不好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异常”迹象呢?

肠道不好的人,身体会有“1红、2痛、3多”,若没有,肠道还算健康

1:便中带红,也就是出现血便,血呈粘液型或者发暗发红。

2:腹痛,多在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越来越频繁。

3:肛痛,接近肛门的直肠,出现癌变,很可能导致肛痛,及时就医检查。

4:腹泻多,排便次数变多,是肠癌早期症状,甚至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5:消瘦多,突然暴瘦,一个月内瘦超过10公斤以上,是癌症典型症状。

6:臭屁多,且味道恶臭,每天超过20次以上,要警惕肠道病变。

肠道不好的危害有哪些?

1、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我们大肠里聚集了许多菌群——比如说类杆菌属、优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等。这些微生物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条件致病菌”。

这些菌群在肠道和平共处,共同构成我们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如果这个生态环境是良性的,可以保证人体的肠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

若是这个生态平衡被自身免疫或外界因素打破,那么菌群就会失调,导致便秘、腹泻等。严重的甚至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2、腹泻

饮食不洁导致的腹泻,是由致病菌或是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旦这些有害物质超标,我们的肠道就会激发自身排毒机制进行排泄。而“上吐下泻”就有可能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被激活了。大家可不要小看它哦!

3、便秘

肠道功能不好还会导致便秘。便秘会导致有毒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在体内蓄积,身体重新吸收这些有毒物质后,最终就会反映在脸上,脸色就会暗沉、长痘痘。长期的便秘还可能和肠道肿瘤有关。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的根本在于气机升降正常,而大便通畅是维持气机升降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属于清阳,大便则属于浊阴。清阳宜上升,浊阴宜沉降。如果大便不通,浊阴不能沉降,则清阳的上升就会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因此,扫清肠道,是维护健康的重中之重。

保护肠道有六招,肠道越来越健康

1、保持饮食平衡:不能过多食入高蛋白的东西,荤素搭配,素食为主,荤菜为辅。膳食纤维每天应该摄入25-30g,多吃粗粮、杂粮、豆类、薯类,主食不能过于精细。加工程度越少,保留的膳食纤维就越多。

2、摩腹提肛:腹部按摩称之为“摩腹”,具体方法是:以手掌紧贴皮肤表面,按顺时针方向在腹部作环形摩擦。从胃脘部开始,一边划圆,一边向下移动,直到小腹。可在饭后散步时进行,一边行走,一边摩腹。若伴有痔疮等肛肠疾病,可配合提肛: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均匀,吸气的同时,肛门紧闭,用力提起肛门、会阴部,小腹及腹部同时稍用力内收;稍停片刻,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慢慢放松腹部和肛门。这样一紧一松,做10—15次。

3、摄入充足的水分:成年人每天应饮水1500—1700ml,夏季适当增加。

4、增加适当的运动:运动可增加阳气,而大便需要阳气推动才能排出体外,因此,每天应当保证40分钟到1小时的运动时间。增加运动时要注意运动量的把握和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量应从小至大逐渐增加,以每次活动能达到全身发热,似要汗出而未汗出的程度最好。

5、定时排便:最好在每天早上定时排便。

6、适当摄入益生菌:酸奶中有许多益生菌哟!

#健康科普挑战赛##头条营养家##守护皮肤防御病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