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毁掉”世界名画为创作,成为艺术巨匠,专家:这才是艺术

很多画家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层楼,都会在画面上做一些创新。创新的过程是不断推翻自己的艺术理解,然后在重建。

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试错,所以总有些画家画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他们面临的质疑要大过肯定。

​ 艺术家 帕特里克·克莱默的作品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一生原地踏步,帕特里克·克莱默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他的成名作品是超写实风格。

超写实是一种极致的写实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细节近乎苛刻的描绘。每一张画都高清的不像是人类可以做到。

帕特里克·克莱默的绘画作品 黄头发的妹妹



画家们用尽一切手段,藏起手绘的痕迹,让其看起来像是一幅高清照片。我国著名超写实画家,冷军曾画过一幅画,参加全国美展时,被评委认为是喷绘。冷军最后拿出绘画的视频录像佐证,才能顺利参展。

然而超写实绘画艺术逐渐成为了一门绘画工艺,画布上给画家留下的主观空间很少。所以大部分画家都对这门艺术敬而远之。

​ 帕特里克·克莱默的超写实绘画作品 板刷


在艺术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艺术,一类为工艺艺术,一类为形式艺术。

工艺艺术就是手工匠人的技术,比如木雕、针织、陶瓷等手工活都属于工艺艺术。

在18世纪以前,工艺艺术并没有什么地位,甚至在人们的认知中,这只是个讨生活的手段。

随着包豪斯主义的崛起,手工匠人才正式为工艺艺术正名。

帕特里克·克莱默的超写实绘画作品 高脚杯



形式艺术,则为那些大众看不懂的抽象画,画家们把自己看到的世界高度凝练和概括,用他们理解方式绘制在画布上。

比如著名的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即便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看到后也一脸茫然。

这些作品需要经历过一定的艺术训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帕特里克·克莱默的超写实油画作品 玻璃杯


我们大部分人可以欣赏的,都是一目了然的工艺美,比如刚才说到的那位画家的作品,超写实艺术。

但即便是到了现代,工艺艺术也是相对下乘的艺术,因为作者主观表达的空间较少,雕一朵花就是一朵花,画一个杯子,就是一个杯子。

所以,想要有所作为的画家,都会去挑战形式艺术。把他们看到的世界,用几十年的绘画功底,高度凝练在画布上,或者用其它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帕特里克·克莱默本人



帕特里克·克莱默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他不在坚持自己的超写实创作,而是另用一种方式将数百幅“名画”毁掉。专家却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具体怎么回事,咱们往下看。

此“名画”非彼“名画”。帕特里克·克莱默是将一些世界知名的作品,用自己超写实的手段临摹下来。

帕特里克·克莱默“毁掉”的名画


而他真正要做的就是对“世界名画”进行改造。比如梵高的星空,就是他尝试的第一幅画,他的创作手法也很简单。先利用ps在电脑上做出刮擦的效果,在临摹名画时,去参考电脑上的合成效果,使自己画出被刮擦痕迹的效果更加的真实。

也就是说,这些画不是真的刮擦,而是一笔一笔画出刮擦的效果。


​帕特里克·克莱默曾开玩笑说:“曾经看过一个完美主义的团体秀,那时就在想,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也会很有趣吧。”

他这个比拟就相当于,大鱼大肉吃腻了,吃一回小葱拌豆腐也会感觉是人间美味。

网友们看到他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居然如此随意,纷纷表示:“这也算艺术?”


帕特里克·克莱默“毁掉”的名画梵高的《星空》

当然,他也有正式的解释过作品的创作初衷:“这是一种悲剧性的创作手法,如果失去某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那么一定会让人们感到难过,然而,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必然会有这个结果,所以我用这次超写实的手法,将破坏掉的作品表现出来,不仅对“完美”进行补充,也不会真正破坏掉名画。”


很显然,帕特里克·克莱默对完美的理解,是不完美包含在内的,他把完美看一个事物从无到有再到无,自然凋零的过程。

专家评价:“他用超写实的手法,去表现他对完美的理解,是工艺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是真正的艺术体现!”得到专家肯定的帕特里克·克莱默也在艺术界彻底站稳了脚,成为一代艺术巨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