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恋 | 赠书

和歌(わか waka)是日本诗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奈良时代(710年-794年),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后发展而来,有长歌、短歌、旋头歌、片歌、连歌等多种形式。进入平安时代(9世纪—12世纪)后,日本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短歌渐成主流。到了明治维新后,和歌基本等同于短歌。

《古今和歌集》是继《万叶集》之后日本第二古老的诗选,也是日本史上第一本奉敕编纂的和歌集。《古今和歌集》成书于平安时代,共分为二十卷,主要聚焦于“四季”和“恋歌”这两个中心主题。作者多为宫廷诗人,善于运用艺术化手法增添诗歌的趣味,诗风丰富多样。《古今和歌集》开创细腻纤巧、浪漫唯美的“古今风”,是过去一千年来日本文学传统的瑰宝。

(日)纪贯之等 编著 陈黎 张芬龄 译

本书从《古今和歌集》的上千首和歌中遴选300余首风格各异的和歌名作精心翻译,中日双语呈现并佐以作者简介及精辟批注,以助读者了解日本的和歌艺术以及背后丰饶的情感世界、风物人情。

古今和歌选

梅花当落

即落吧,无须攀折

悲叹——但花香

在我袖间流连不去,

让我懊恼

——塑性法师

如果有一天

这世上再无樱花

开放,我们的

春心或可

稍稍识得平静

——在原业平

棣棠花,棣棠花,

有理由请你

暂莫绽放——

昔日同心栽花者

今宵无意来看你

——佚名

黄莺啊,不要停下

你的歌声,能鸣

且长鸣——

你我心知肚明,春天

不会一年两度临

——藤原兴风

常夏花开,

啊,它的花床

是阿妹与我初共寝的

眠床——怎忍见

其惹尘埃?

——凡河内躬恒

待五月到

好引吭的布谷鸟啊,

何不现在就振翅

高鸣——即使声音

仍是去年的声音

——佚名

听布谷鸟不请

自来的初鸣

让我心悲——

虽无可恋之人,

我心满覆爱意......

——塑性法师

今夜,夏秋两季

在天空之道

相交擦身而过——

从秋的那半面

凉风吹来

——凡河内躬恒

我夫君的衣裾

被风掀动

露出华美内里——

啊,珍奇的

第一阵秋风

——佚名

该从遍地重重

红叶中踏出一条

小径,再访故人吗?

道路已被深埋

无法辨认......

——佚名

秋月皎皎

照山边——要我们

夜间补上数学课,

算清楚今夜

落下的红叶数

——佚名

深山里的红叶,你们

是夜的锦缎,

一生锦衣夜行——从

枝头飞行

入土,无人看见

——纪贯之

龙田川上

红叶漂荡如织锦——

经纬它们的是

或直或斜的

十月初冬阵雨......

——佚名

续降

莫停吧,压倒

我家庭院

芒草,纷纷降的

白雪啊......

——佚名

近海滨处

雪落霏霏,翻飞

如白浪——啊

白浪真的要

越过末松山了吗

——藤原兴风

寒冬犹在,

雪白的花从空中

翩翩而降——

云外,莫非

春色已君临?

——清原深养父

这本《古今和歌集300》从日本经典和歌集《古今和歌集》里选译了301首短歌(tanka)、1首长歌(chōka,第285首译诗)以及1首旋头歌(sedoka,第286首译诗)。短歌是近一千两百年来日本最盛行的诗歌形式,由 5—7—5—7—7,三十一音节构成,传统上用以表达温柔、渴望、忧郁等题材,每每是男女恋爱传达情意之媒介。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诗歌选集《万叶集》(约759年)收录了4500首左右的歌作,其中有百分之九十采用短歌的形式。完成于905年前后的《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诗选,所选1100首诗作中,除长歌5首、旋头歌4首外,其余都是短歌。

《古今和歌集》虽细分为二十卷,但主要聚焦于“四季”(共六卷)和“恋歌”(共五卷)这两个中心主题。“四季”的分辑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岁时节气,以繁复交错的主题、子题和意象描写季节的推移,自然景物的变换,以及触景生情的多样情思:在“春歌”,我们读到对春日的期盼,冬尽春来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春雨、春风、梅花、柳树、樱花、棣棠花、黄莺……展露的万种风情;在“夏歌”,我们读到借由藤花、花橘、水晶花、莲叶、布谷鸟所抒发的或思慕或忆旧或悲愁的心境;在“秋歌”,我们读到秋风、秋月、秋野、秋雾、秋露、秋菊、萩花、女郎花、藤袴、芒草、红叶,与秋虫、秋雁、野鹿、七夕时节所勾勒出的多面向的秋意;在“冬歌”,我们读到冬雨、冬雪、冬梅打造出的银白有情世界。

在“恋歌”部分,恋情由无到有、由喜到悲的发展轨迹——从懵懂的爱情萌芽前期,爱意的蠢蠢欲动,等待爱情眷顾的焦躁不安,相会时骚动的激情爱火,无法相见时的惆怅与煎熬,企图跨越流言蜚语和世俗藩篱的爱情宣示,到分离的苦楚与难舍,对爱情的质疑与忧虑,失恋后的神伤与对旧爱的追忆——像刻绘细腻、剧情跌宕的爱的连续剧一幕幕上演,撩拨心弦。

——译者序(节选)

作者简介

纪贯之 きのつらゆき 872?~945

日本平安时代官员、歌人。受醍醐天皇命,参与编纂《古今和歌集》,为主要编选者。他活跃于宫廷歌坛,他的歌风也是《古今和歌集》歌风的某种缩影——语言清丽,格调细腻纤巧,亦重理智、机智,钟爱自然,对时间与四季的变化体察敏锐。著有《贯之集》《土佐日记》。

译者简介

陈 黎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著有诗集、散文集、音乐评介集等二十余种。曾获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推荐奖、叙事诗首奖、新诗首奖,联合报文学奖新诗首奖,台湾文学奖新诗金典奖,梁实秋文学奖诗翻译奖等。

张芬龄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著有《现代诗启示录》,与陈黎合译有《万物静默如谜》《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野兽派太太》《白石上的黑石》等二十余种。曾获林荣三文学奖散文奖、小品文奖,并多次获梁实秋文学奖诗翻译奖。

福利赠书

读完这些和歌,试着用简短的诗句来描述如今春末夏初的好时节吧!

在评论区留言,用诗句描述季节,我们将从中将选取 2位幸运读者,送出《古今和歌集》

截止时间:5月6日 20:00

本文经雅众文化授权发布,本期编辑: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