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平长篇小说新作《青枫记》出版

近日,胡小平的长篇小说新作《青枫记》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青枫记》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是湖南省“梦圆2020”主题征文(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文联、湖南日报、湖南省作协、中南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获奖作品,是毛泽东文学院签约项目,共16章,37万字。

专家认为《青枫记》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结构精巧、人物鲜活,是一部接地气、有温度、有厚度,时代性、探索性、可读性较强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雪峰山下的‘创业史’,湖南西部的‘山乡巨变’”,既可作为一部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佳作来欣赏,也可以作为一部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的读本来阅读,又是广大党员和扶贫工作者及基层党政干部学习的参考书,还是有效开展党建共建及业务营销的纽带和桥梁。

胡小平与扶贫已结缘二十多年,是一个老扶贫了。在这二十多年里,他几度由支行的行长送到村上去扶贫,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又多次作为支行的行长送员工到扶贫点去,为改变村上的面貌贡献应有的力量。近年来,他又多次去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帮扶村——石门县的龙池河村和邵阳县的金水村深入生活,采访报道。这些贫困村有不少就在雪峰山的东西两麓,或是在雪峰山的腹地。在扶贫和采访中,他为村上和村民的贫穷落后而忧虑,更为村上和村民的神奇变化而喝彩;有苦闷有烦恼,但更多的是高兴和快乐;有疑惑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信心和决心。因为扶贫,他学习了许多,学会了许多,也得到了锻炼,并在锻炼中不断成长。

在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中,那些扶贫队员的不怕难、不怕苦,乐于奉献、无畏牺牲的精神,和那些不甘贫困,不屈不挠脱贫致富的村民,及那些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千方百计为村上为村民谋幸福的村镇干部,都深深地感动着他,激励着他,要用文学来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要用文学来记载这伟大的扶贫事业。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的扶贫题材的散文、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出版了扶贫题材的报告文学《驻村:为了共同的事业》,但总觉得还没有将想要叙述和想要表达的写出来,有写一部扶贫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冲动。2017年春,当长篇小说《蜕变》的初稿完成之后,他开始构思这部扶贫题材的长篇小说,2019年初完成初稿,后在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的指导下修改,打磨,2020年8月定稿。

《青枫记》以汪达成从深圳回乡创办青达公司和C银行帮扶队驻村帮扶为主线,巧妙地将精准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和西部开发、产业转移、农村城镇化,及基层党建等融合起来,化解的是村上和村民的贫穷、落后,和乡邻之间积聚多年的仇恨、怨怼,改变的是长年累积的村民陈旧的思想和观念、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弘扬的是诚信和担当、勤劳和节俭、友善和互助等满满的正能量,展现了人们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和发奋进取,展示出伟大的扶贫事业的无穷魅力和深远影响,描绘了一幅脱贫致富的壮丽画卷;以由挂职村上的大学生村官成长起来的乡镇长、回乡办企业的老板、驻村帮扶的队长,和村上的干部、能人、懒汉等的多视角来观察、审视扶贫、脱贫这一伟大事业,并在扶贫、脱贫的实践中改变他人,也改变自己,是一部扶贫事业的赞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以青达公司的创办和发展为主线,帮扶队的驻村帮扶、农业合作的成长、村支部的建设、懒汉赵小宝的转变等多条辅线围绕核心,与主线时而并行,时而交错,以使故事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注重细节和语言的个性化,以让人物鲜活起来,及多种叙述方式和描写手法的运用,加上雪峰山地区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适当而精彩的描述,让人身临其境,以增强可读性和纵深感。这些都是作者希望的,也是力求实现的。

胡小平是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员工,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金融作协理事、湖南省金融作协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发表、出版作品近400万字,作品收入多个选集,获中国第二届(2013年)、第三届(2017年)金融文学奖,中国金融作协征文一等奖,湖南省文联征文一等奖,湖南省作协、湖南日报联合征文一等奖等。

[责编:周听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