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口对小口,家败人财散”啥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形成与起源,它其实来自于田野间,灶火旁,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更代表着朴素的思想与至简的道理。

因此无论是闲聊时,还是写作时,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俗语必将成为人人追捧的语言,也将带给人们更大的精神财富。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俗语是耳濡目染,每天都能听到一些有趣的俗语,这不,前段时间村里老人聚在一起闲聊时,一则俗语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从早上中午饭点没也争出个所以然来。那么今天咱们大家也来讨论讨论,这则俗语就是“大口对小口,家败人财散”啥意思?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生活中,我们方方面面都有讲究忌讳,如在农业方面,每到春天,不少地区都有进行一些活动,以此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如婚姻方面,有的地方忌讳从男方家前往女方的人数为双,需要的是单数,从女方出嫁之后的人数是双数,这样表示“单去双回”,添丁添口,表示双双对对,白头偕老。

一旦不注意就会让人心里不舒服。串门时讲究“客不观灶”

其意思是说,客人在主人家是不能东张西望、乱翻乱找的等等,总之有太多的讲究禁忌。

特别是建房的忌讳和讲究更是多如牛毛。在民间盖房选址时,长辈们就告诫“路剪房,见伤亡”其意思是说,房屋盖在了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任何两条路之间都会形成一个剪刀的形状,而房子不宜盖到“剪刀口”。

细细品来,确实有几分道理,十字路口的人车流量肯定多,是单一路的四倍,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大的多,噪音和灰尘也是其它地方的倍数。

再比如说在四川一带建房时就讲究,在选好的地中央看出去分左边为青龙山。右边为白虎山,青龙山高险没关系,但白虎山就一定要低于你选的地或相等,如果白虎山回头看着你选的地是一定不行的。

有的地方也讲究盖房子的时候,以堂屋为最高,左边的要高过右边才行!对此民间还编了一句俗语“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以此来警示后人。

“大口对小口,家败人财散”则说的是关于建房时门窗格局的讲究忌讳。

这里所说的大口指的是门,“小口”指的是窗户,而在盖东房的时,必须是与西房门对门,窗对窗,如果把门和窗户相对的话,则被称为“大口吃小口”,这在民间为大忌。因为在古代都是平房和四合院,传统文化里认为,东房为大,一般都是当家人住的房间,而西房一般则是存放家里的农具,生活等用品,如果门窗相对的话,在民间认为是漏财,所以为大忌。

当然这也要看房子的布局,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有的地方也讲究“门对窗人遭殃,门对门必伤人”,其意思是说坐北朝南的房子,窗户门口向着南边开。这样有采光充分,避风的好处,倘若门对窗的话,无疑是开了后窗。房子虽然通风了,却很容易造成穿堂风情况。

总之,禁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衍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独特的一种文化存在形式。有些说法虽然没有道理并带了丝迷信的色彩,但从中我们却能窥探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