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再传喜报!

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终于传来好消息。

对于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飞机研发的紧箍咒。为此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国隐形战机歼20和歼十刚开始也是使用俄罗斯发动机。如今国产终于获得突破。

航空工业一飞院传来消息,证实了涡扇20航空发动机研发成功的喜讯。在航空人夜以继日地努力下,6月29日00时57分,项目发动机起动成功,电源和液压系统加载成功。

首先,运-20是一飞院研制的,而运-20之前已经证实了配置上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涡扇-20;

其次,从“电磁干扰”、“短舱”等字眼可以确定是运-20,一般大型运输机,才需要涡扇-20这种大涵道比发动机来达到较大的运输量。

首先,运-20是一飞院研制的,而运-20之前已经证实了配置上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涡扇-20;运-20运输机的总师在接受官方采访时公开表示:在运-20生产顺利的同时,关于运-20运输机专用的涡扇-20发动机也获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单台推力可以达到16吨推力,并很快进行换装。运-20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届时,我国运输机将摆脱国外的航发限制。

其次,从“电磁干扰”、“短舱”等字眼可以确定是运-20,一般大型运输机,才需要涡扇-20这种大涵道比发动机来达到较大的运输量。

1971年,歼-13歼击机的设计方案开始酝酿。尽管歼-13的气动设计非常超前和使用,但还是摆脱不了发动机的制约,种种方案被枪毙,最终歼-13也无缘祖国的蓝天。

1976年,针对针对西沙海战暴露出中国海军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问题,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厂(洪都航空前身)开始研制强-6强击机。但由于涡扇-6无法定型量产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被迫下马,

但这么惨重的经历压不垮我们坚韧的航天人,反而成为他们的动力。在国内的一片质疑声和国外技术封锁中,涡扇-20的成功研发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还有一款专门为了空军隐形战机而研制的一个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最大的推力能够达到16.3吨,这就是WS-15全称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是为我国第四代重型/中型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WS-15主要用于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

WS-15由606所、624所、614所、410厂、430厂和113厂等单位专家组织研制。"峨眉"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验证机在2006年5月首次台架运转试车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研制我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1年中航黎明完成了ws-15验证机的交付。按照飞机任务要求,“峨眉”航空发动机在循环参数选择上采用较高的涡轮进口温度、中等总增压比和比较低的涵道比。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损伤容限和高效率的宽弦叶片、三维粘性叶轮机设计方法、整体叶盘结构的风扇和压气机、单晶气冷涡轮叶片、粉末冶金涡轮盘、刷式封严、树脂基复合材料外涵机匣、整体式加力燃烧室设计、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调节片、三元矢量喷管和具有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控能力的双余度式全权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由10个单元体组成。

目前,我们的歼20主要在动力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的战斗机,不过如果歼20换上了研制成功的涡扇15发动机,将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战斗力也会随之增加很多。因此涡扇15发动机对于歼20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了。

另外涡扇15发动机还有很多优势,比如能够量产。如果涡扇15发动机实现了量产,歼20战斗机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

而且,涡扇15发动机还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和升级改造的可能性,相信经过我们国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努力,涡扇15发动机和歼20战斗机在以后都会越来越强大。图文采编来自网络传播正能量科引用部分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谢谢

万水千山总是情,加个关注行不行,更多精彩持续更新,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