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调研报告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城市兴旺发达的“生命线”,是城市人流、商流、物资流和信息流涌动的主动脉。没有畅通便捷的交通运输,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会受到极大桎梏。

目前,唐山市的城市区域交通还不能满足各区县与市中心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更不能满足唐山城市向“三个努力建成”进军的实际要求,已成为区域发展亟待破解的热点难题,成为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矛盾焦点。针对这一现实状况,现提出综合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率先破解中心城区与东部区县交通束缚的意见建议。

一、七滦铁路简介

七滦铁路全线位于唐山市丰南区、路南区、开平区、古冶区、滦州市境内(“四区一市”),起点站为津山铁路正线上的丰南区七道桥站,终点站为京哈铁路正线上的滦州市滦州站,全长71公里。该线路包含我国第一条的自建标准铁路唐胥铁路。1994年,“京山压煤改线”工程完工后,该线路停止客运业务,仅执行货运任务。2018年1月,唐山南站与古冶站之间恢复客运,每日往返5班组,每班组4节绿皮车厢。结合实地观察和工作人员反映,目前日总客流量在300至500人次左右,日客流量和班次客流量都波动较大。主要由于列车班次设置、公交转运等多方面原因,迄今该客运专线未能发挥全部作用。

二、开辟轨道交通的意义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等类型,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班次密、安全舒适、准点率高、全天候、运费低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大中型城市中,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结合唐山地区实际,综合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正面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合理优化城市布局,打造轨道交通走廊。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将构建起新的城市骨架,改变“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带动轨道交通周边发展,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同时,随着路南、路北、高新、丰南和开平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加之205国道的现实路况,古冶、滦州等东部区县逐步陷入孤立状态,急需打破。

二是加快城区一体化步伐,推动经济文化发展。

七滦线将有力地串联起丰南区、路南区、开平区、古冶区和滦州市等“四区一市”,辐射市中心区和东部、南部部分县区,促进县区间人才、资本、商品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刺激文化交流,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特别是,随着钢铁、焦化等重工业产业向曹妃甸区域迁移集中,部分区县经济动力相对匮乏。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四区一市”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拉动民生就业。

三是利用“经营城市”思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目前,七滦铁路周边原有各站点附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土地价格相对低廉。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将有助于汇聚人流,刺激各站点附近房地产和商贸业等的发展,能大幅提升原有地价。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营,既能够补贴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成本,降低群众交通费用的负担,也能够为政府开辟可利用的财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特别是,有利于“四区一市”增加可用公共财力。

四是串联周边区县景点,打造文化旅游专线。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助推唐山产业转型、塑造唐山形象的重要举措。但唐山地区景点存在散、小、弱的特点。试以南湖景区为例。部分旅行社将其列入旅游日程之一,但仅给予半天左右的参观浏览时间,更多的时间放在了秦皇岛市,成为“过路”景点,导致包括住宿、餐饮和购物在内的主要消费场景均不发生在唐山,大大影响了本地旅游收入。2017年10月,随着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唐山投入使用,曾尝试将唐山南站、开滦矿山公园、启新1889工业园及南湖风井组成“中国铁路源头游”三条铁路,打造成唐山依托铁路连接的工业旅游线路,但目前已无运营消息。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后,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串联起滦州古城等旅游资源,形成绿皮火车特色文化旅游专线,进行更大程度的探索和开发。

五是结合“站西片区”开发,承接次要区域功能。作为未来唐山门户的“站西片区”,正在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双创高地、医疗康养和品牌教育高地,建设区域功能网络重组集聚的承载平台、促进城市转型的形象门户与活力中心。一旦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串联,以唐山南站区域为代表的“四区一市”能逐批次承接次要区域功能,既能为“站西片区”提供广阔的发展腹地和辐射空间,也能依托“站西片区”拉动各区域的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此外,作为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方式,轨道交通与公交线路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降低城市尾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三、开辟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

据悉,当前唐山南站至古冶站之间的客运火车不仅客流不足,而且运营成本较高,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根据坊间传闻,由古冶区每年组织补充铁路运营费用约500万元。因此,在开通轨道交通时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体制问题。由于七滦铁路归属北京铁路局管理,在依托其开通轨道交通过程中,首先需要与北京铁路局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二是成本问题。原有铁路、站台和列车等设施的改造和日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依靠日常通勤和游客流量难以覆盖成本,不能确保轨道交通的长期运营。

三是限速问题。

由于采煤塌陷问题,导致唐山南站与胥各庄站之间的铁路限速,亟待解决。或是采取工程方式,对现有路基进行巩固;或是先放弃此路段,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改造。

四、相关意见建议

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是打破当前区县分隔状态,形成发展合力的重要举措;是打造七滦线经济带,提振周边区县经济的重要战略,也是利市便民的惠民政策。为破解各类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将依托七滦铁路的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上升为城市重点项目,成立高规格的专项工作小组,主动对接中央和省相关部门,争取各方支持,尤其要重视与北京铁路局的沟通交流。同时,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相关政策,将七滦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上升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站西片区”建设延伸带的高度,科学规划、积极推进。

二是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传统政府投资型轨道建设容易挤占大量公共资金、造成严重财政负担,影响城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建议采用借鉴香港等城市经验,采用市场化运作方案。首先,由政府主导,对七滦铁路周边站点土地进行收储。其次,成立运营公司。政府以收储后的土地和部分资金入股,邀请北京铁路局以铁路运营权、相关设施的使用权和部分资金入股,并通过融资、贷款和债券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成立建设和运营主体公司。第三,在对七滦铁路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对已收储地块进行房地产、商业和物业综合开发。既考虑到对“站西片区”的承接延伸,也要考虑与各区县城市规划的衔接互动,打造新的区域次中心。第四,在开发过程中,减少土地一次性招拍挂,更多采用出租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方式,将相关收入用于日常运营和票价补贴。最后,一旦进入良性运营,政府和各方股东也可按照股份占比获得一定收益。

三是科学规划轨道交通线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丰南、唐山南站、开平、古冶和滦州五个基础站点,通过合理安排车次、补贴票价等方式,提供便捷准时的通勤交通,促进各站点周边区域的商业和房地产开发。视情况与唐山西站连接,早日融入“站西片区”开发,批次承接“站西片区”转移商业、人口和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开发,进一步打造唐山南站、开滦矿山公园、启新1889工业园及南湖风井工业旅游线路,串联南湖景区、东湖花海、滦州古城风景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根据开发运营情况,通过工程方式克服采煤塌陷问题,部分恢复七滦铁路运营,进一步向西、向东等延伸,融入铁路路网,例如接入迁曹铁路,推动“一港双城”建设。

四是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在国家层面,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深和中美贸易战的激化,基建很可能再次成为拉动国内经济的强劲引擎,得到国家的重点投资。在省级层面,2015年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交通运输更好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到抓好唐山等地市的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工作。在市级层面,2016年唐山市政府曾探讨建设唐山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已公布暂缓),并在市规划展览馆展出了《唐山市轨道交通规划图》,利用七滦铁路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既节约财政资金,又是有益的尝试,为未来城市的轨道交通积累经验和人才。

五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在开发各站点周边区域时,要高标准科学规划,及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配套好公共交通设施,实现人流的快速疏导,才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创造最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同时实现周边区域土地的快速升值。

总之,发展轨道交通是一件投资较大、利民较多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原有铁路线路基础,结合商业、房地产和旅游业进行综合开发,有助于避免财政亏损、让利于民,有利于提振周边区县经济、促进交通和经济的一体化,成为唐山发展的长远助力。

以上内容一次成稿,思路幼稚、想法不全、文字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有污尊目,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