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劇!工人被捲入攪拌機死亡,腳和腿折成90度!

4月15日06時左右,在黑龍江佳木斯市大學南側的一處工地裡,一名大約50多歲的男子在使用攪拌機的過程中,雙腳和左側身體被捲入了機器與方鋼的縫隙裡,

雙腳和腿被擠壓達到90度

工人救出後立即被送到附近醫院搶救,遺憾的是,在15日12時05分,男子因搶救無效死亡。

消息來源:環球網

同樣的事故發生在雲南保山,4月14日06時39分,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青華湖西湖景區對面一工地,一名泥土工不慎被卡在攪拌機裡。

最終,消防員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出,並將其交由120醫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消息來源:雲南消防

又是機械傷人事故

近幾年,此類事故時有發生

一個疏忽或錯誤操作

就可能引發亡人事故!

▼機械傷害事故案例▼

機修工被捲入皮帶和轉動輪之間死亡

快遞小哥捲入包裹輸送帶

工人被捲入旋轉的設備

工人捲入旋轉的設備

男子被捲入設備中,頃刻之間,骨肉分離

類似事故一次次再發生

如在眼簾

員工被捲入設備,員工“操作”2分鐘才停下設備

凌晨3點,徒手操作設備被捲入

設備3分鐘旋轉,地面血肉模糊

直接帶入設備

雙手被輥捲入,無法脫身

工人直接“飛入”設備

女工長髮捲入設備

人被車床捲入的恐怖震撼瞬間!

員工被捲入運轉的機器

短短六秒,眼前一條鮮活的生命瞬間就沒了

員工被捲入料倉

為何機械事故屢有發生?

他們都犯了同一個錯誤

——安全意識缺乏

要麼是企業安全管理意識缺乏

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

要麼是員工生產安全意識缺乏

疏忽大意甚至違章操作

什麼是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時以及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衝擊、剪切、捲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碰撞

☝捲入

☝夾擊

☝碾

☝絞

常見的機械傷害類型

絞傷:外露的皮帶輪、齒輪、絲槓直接將衣服、衣袖褲腳、手套、圍裙、長髮絞入機器中,造成人身的傷害。

加工件與人體接觸:旋轉的機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擊打操作中飛出的工件造成人身傷害。

壓傷:衝床、壓力機、剪床、鍛錘造成的傷害。

砸傷:高處的零部件、物體掉落造成的傷害。

擠傷:將人體或人體的某一部位擠住造成的傷害。

刺割傷:鋒利物體尖端物體對人體的傷害。

為什麼會發生機械傷害事故

管理上存在問題:企業對安全工作不重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在組織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安全教育培訓不夠,操作者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物的不安全狀態企業機械防護、保險、信號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工具、附件有缺陷,操作者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場地環境存在隱患。

人的不安全行為

1. 忽視安全、操作錯誤。

2.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 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或工具。

4. 人為破壞機械防護裝置,違章操作。

5. 不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用品。

6. 進入危險區域、部位。

7. 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疲勞作業。

企業和一線員工

在日常生產工作中

怎樣防範機械傷害事故呢

如何防範機械傷害事故

① 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緻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② 對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範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③ 各機械開關佈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規定標準。

④ 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也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⑤ 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繫,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

⑥ 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作業時,必須注意力集中,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⑦ 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和漏電的地方。電機絕緣應良好,其接線板應有蓋板防護。

⑧ 開關、按鈕等應完好無損,其帶電部分不得裸露在外。局部照明應採用安全電壓,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電壓。

⑨ 操作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先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後,再投入使用。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機械設備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各有關企業要引以為戒

從以上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訓切實落實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防機械傷害事故發生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網

●揪心的警鐘 | “四個不放鬆” 貫穿在始終!!

●一圖讀懂丨重磅!這個兩部門聯合制作的滬版“企業復工指南”一圖讀懂,就是不一樣!

●安全提示 | 本市疫情防控形勢下企業復產復工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