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闯祸以后,面对一片狼藉,大部分家长都没办法控制"暴脾气"

孩子闯祸后,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闯祸以后,面对一片狼藉,大部分家长都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暴脾气",这个时候只想大声呵斥。可是你知道吗?孩子犯错以后,是教育他的最佳时机。


黄磊的二女儿在五岁时睡觉尿了床。这个时候一般家长都会对着床单崩溃,一边把床单扔进洗衣机一边呵斥怎么孩子这么大了还尿床。但是黄磊却选择用睡梦的解释方式巧妙的化解女儿尿床的尴尬。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一、"发生了什么事"

遇到问题,家长常会下意识地做判断,如指责自家孩子:"一定是你把茶壶打破的"。此时不听孩子说明,很可能会冤枉他。因此,家长要先问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换位思考。这样即使是孩子错了,他也会因为有机会辩解而甘心认错。

二、"你的感觉如何"

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关注他的内心感受。孩子有时不是故意的,往往内心已经受到冲击,他或许早已心怀内疚,只是不好意思表达出来。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很难接收外界信息,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此时,家长不妨问问孩子的感受,并引导他说出来,孩子的情绪会平复许多,才有可能冷静思考,并吸取教训。

三、 "你想要怎样"

此时,父母就要问问孩子究竟想怎样了。孩子的内心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他认识到错误,最多会不好意思认错。而拒不认错或大哭大闹,往往代表他有某种目的没有实现。家长直截了当地问出来,效果更好。

四、"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目的或真实想法时,不论是什么,家长都不要立刻评判。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冷静地问他:"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五、"这样做有用吗"

此时,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意见,都要让他自己审视这样做是否有意义。其实,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事情的意义。假如孩子的认知有误区,家长也可借机与他谈谈,增进沟通,但要避免说教,只陈述事实即可。

六、 "你决定这样做吗"

跟孩子确认是否真的要这样做。孩子多半会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式。但即使孩子的选择不是大人所期望的,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言而有信的家长才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七、"结果有没有如你所愿"

孩子达到目的后,往往就能冷静思考。这也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

八、"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孩子此时一般能做到自省以后会勇于承认错误,而不是找人一起分担,努力做个男子汉,教育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当遭遇事情,父母发泄式的呵斥是最不应该做的事情。此时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孩子端正态度,反思事物是家长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