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张家界有一道风景你未必看过,土家吊脚楼那些事你知道吗?

张家界土家吊脚楼从土家人居住在此就开始了。这是一栋充满了重量的建筑,它是土家人对生活热爱的结晶。《旧唐书》载:“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蛰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据考,今土家居住之吊脚楼,即袭古“干栏”建筑之遗风,且楼多悬于高崖陡峭或河岸溪谷之上。吊脚楼讲究花样精工,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秀丽的山川相映成趣。

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吊脚楼一般是三柱八骑或五柱六骑,做一字排或双手推车、曲尺形,中部“抹腰”,与上层构成双檐式。屋正中为堂,左右房称厢。堂屋是祭祀祖先、办理婚丧大事的场所。神龛供奉本家族历代祖先木雕神像,上书“天地国亲师位”。堂屋一般是不住人的,但澧水边的一些人家却将堂屋做客厅。吊脚楼屋脊以瓦做太极图形,四角做翘檐,呈玲珑飘逸势。每于秋季,楼廊木壁尽挂包谷串、高粱串、辣椒串,色彩鲜艳别致。   

吊脚楼选址时,要先请“阴阳先生”架罗盘、看风水,一般选址坐南朝北,依山伴水,避风向阳。建房则需先选主梁,材料要求干直枝少,且要用易生茂发的枞树或椿树,以象征发家发人。建房时,要举行上梁礼,祭祀鲁班唱赞梁歌。房子建成后,在屋前屋后广栽木竹,以为绿障。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 酒寨歌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 十年作梦也风流。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石堰坪吊脚楼是最接近原始原生的吊脚楼,从古至今保留完完整整。绝无现代化的建筑。

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位于慈利、沅陵、桃源4县结合处,是张家界市东南门户。该村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浓郁,自然景观秀丽。代表性景点有僰人先辈的悬棺葬箱子眼,二天门穿心岩,小桂林之称的上灰溪,南朝庙址五云山和十鹤垭,明朝窑址盘龙岗和皮垭里,有四川式盆地石堰坪,有大寨式梯田贾家坪,有原始次森林大冈岭。是一处难得的集历史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点。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石堰坪人崇文尚武的个性,历史上该村人才辈出,解放前该村出了3个黄浦军校毕业生。此外当地一直流传的"薅草锣鼓”、"糊仓”等农耕祭庆活动也是土家农耕文化的瑰宝。(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