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天道》?


《天道》这部电视剧豆瓣评分9.1,之前推文聊过挺多次,我就不再介绍了。


这部电视剧马哲、佛学、道家,各种思想都有涉及,属于难读的那种。所以今天做一点思考,帮助大家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何为天道?


要理解天道,我们首先要理解道。


什么是道?


道行之而成,是人走出来的,是从这里到那里。去往任何地方都有许多条路,因此道也多种多样的。


但是当我们说天道、人道、王道、霸道……各种各样的道时,后面一定有一个“谁”,道必须有行为的发生才成立,道必然已经加入某种事业行为与活动。。


人道、王道、霸道背后是人,天道背后是天。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能宏人”。只有当这个“谁”出现的时候,才能有道。


那什么是天?


人道,是行为者是人的路,而超脱人之外的,宇宙万物的道,中国古人称之为天道。


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谓天。”


没有谁来做却发生了,有些事我们不知道是“谁”做的,这个谁就是天。


日月循环、寒暑往来、春去秋来,都是天在行他的道。


因此,天道对于我们来说是未可知的,人生即是从不可知的人道向不可知的天道拓展,可知永远包含在未不可知中,或者说天道高于人,人脱离不了天道。


对于不可知的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只能顺应天道。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但人总是混淆人道与天道,我们通过探索时间积累,探索天道规律,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认为人道规律即天道规律,而不对未可知心怀敬畏。


在未可知中得到的可知,并非绝对真理。


电视剧《天道》有段话。


你的前途在哪儿?就在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所以你才有价值。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双天眼,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被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颠倒过来,随便你怎么写怎么拍都是新意和深度,这就是钱,就是名利、成就、价值,随便你能说的什么。


所谓的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都是人道,是人在天道中孕育出来的人道体系。开天眼则是在天道基础上,如实关照人道,发现违背天道的人道。


说到这可能有点玄乎,还是举个具体的例子。


电视剧《天道》原著是《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还写过其他的书,在豆豆另一本书《天幕红尘》中,豆豆对天道做了进一步解释。


在《天幕红尘》中,“见路不走”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


书中,老九和叶子农的一段对话,揭示了作者对“见路不走”的理解,对天道的理解。


“见路不走”用叶子农的话说就是实事求是。


叶子农以面条举例子,老九想靠饭店赚个500万美元。


叶子农反问老九怎么不想500亿,一万亿。


想有用吗?有用,但是是可能之想有用,不能之想,想了也白想。


老九想赚500万美元,这个条件的可能是,面不可能实现过高的溢价,因此,只能通过规模。


那如何把老九的面卖到世界各地?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世界各地创造无数个“老九”来做面?


一碗面口味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老九”做和别人做的区别吗?是手做和机器做的区别吗?


不是,是面的软硬度,厚薄宽窄,是给面团做功的方式方向,是面的结构……而只要满足好面的条件,不管是机器做还是人做,都能做出一碗好吃的面。


而老九的一碗好面,是在此一碗好面基础上的“千金一勺卤,万贯一口汤”,老九家传的独家秘方。


而这些能不能通过机器进行程序化,并进行大规模推广的,进而让世界吃到一模一样口味的面。


通过叶子农的指点,老九摒弃高大上的门店装潢,将做面条的功夫由机器代替,同时将自己的独家秘方用量杯、用称量化,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将自家面卖向各地。


这是叶子农的实事求是。


反观电视剧《天道》。


丁元英说:这世上原来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人的神是神,神的神还是神吗?


丁元英并没有做什么,在稀松平常的事情,将王庙村带入市场经济中,缔造了王庙村一个神话。


条件的可能,是因,只要达到条件,果自然呈现。


所以豆豆想表达的天道是什么?


天道是未可知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点,开天眼,就是怀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被人相表面所迷惑,去探求天道的因果律。而一件事是否能够成功,正是基于因果律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