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传50”,还“跨省”!有无必要封城?

4月9日,黑龙江哈尔滨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打破了该省29天本土无新增确诊病例的纪录。自此,与几例病例相关的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数字不断上涨,病毒传播链条不断拉长。截至4月17日,该病毒传染链已导致哈尔滨市共50人感染,包括32例确诊病例和18例无症状感染者。

哈尔滨的这起疫情迅速引起普遍关注,它由境外回国的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传染的,其后又因家庭聚集及住院而引发了一连串传播。

4月17日晚,包括哈尔滨副市长陈远飞、哈尔滨卫健委主任丁凤姝在内的18人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称,这起疫情的源头或与3月19日从美国抵达哈尔滨的22岁女留学生韩某有关。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官网消息,韩某从美国抵达哈尔滨后,实行居家隔离。韩某3月31日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IgM、IgG均为阴性,4月3日核酸检测为阴性,遂解除居家隔离。但4月10日和11日,韩某又进行了两次抗体检测,其中,IgM均为阴性,IgG均为阳性,这意味着韩某为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而4月9日哈尔滨市新增的3例无症状感染者中的1例,33岁的女性曹某与韩某为楼上楼下邻居,市疾控中心与公安侦查机关调查分析认为,韩某与曹某共同生活在一个可能污染的环境中,具备传染条件。而无症状患者中的另两例54岁的王某和32岁的李某分别是曹某的母亲和男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54岁的郭某明又是王某的男友,进而导致了家庭成员聚集性感染。

与郭某明、王某聚餐的87岁的陈某在被感染并确诊新冠肺炎后,其在因脑卒中就医过程中分别在哈尔滨二院和哈医大一院传染多名住院病人、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和护士,使传染链不断延长。

截至4月16日24时,哈尔滨共有44例患者或感染者(25例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或与从美国回国的韩某引发的本土疫情传播有关,这次传播致使两家医院同病区患者、陪护人员及护士30多人被感染。4月17日,这一传染链上的人数又新增了6人。

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4月16日,辽宁省抚顺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张某华(女性,46岁),也于4月2日陪父亲在哈尔滨医大一院就诊, 这或将意味着这一病毒感染链条出现了跨省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公卫学院教授李立明:“这次疫情再次警示我们,防止社区聚集性病例和医院内感染仍是防控重点。”

实际上,近日来,各地均开始出现人群聚集、聚餐现象。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4月初对25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显示,53.6%的受访者觉得最近聚会聚餐现象增多,出门不戴口罩(47.2%)和扎堆逛景点(46.0%)等现象也在增加。

“中国疫情防控得越好,易感染者比例就越高。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我们不能放松任何警惕,如果不加以防控,从1例到50例、再到百例,是很快的发展过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CDC首席流行病学家曾光提醒说,“疫情总是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过去没有出现疫情暴发的省份或城市,其反应级别、人员动员和老百姓防范意识可能不足,这时就越要提高警惕。

聚集性感染的出现存在一定偶然性,这也说明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大。“如果第一例病例进行了集中医学观察,后面或许就不会传播开。”曾光说。

对于此次哈尔滨的疫情发展过程,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仍在深入调查”。“可能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比如一年、两年,都不能完全回到疫情发生前的那种生活状态了,我们将要一直保持对这个病毒、疾病的戒惧。于社会和普通公众而言,要在防范病毒和正常生活之间找到并适应新的平衡、新的常态;对于医疗和疾控体系,则要时刻保持警惕。”

4月17日下午,黑龙江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视频会议召开。会议通报了哈尔滨市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追责问责情况。黑龙江省纪委监委17日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我们想说,反思和问责不是终点,及时修正堵住漏洞更为关键,其他地方也应该引以为鉴。疫情防控要慎终如始,这也是为了尽快把我们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因为一条疫情防线失守,多条正在恢复的生产生活线就可能会失灵。希望各地好好查漏补缺,但也不要因噎废食,找到防控和推进经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稳步向前。

稍早前报道

哈尔滨有无必要封城?中疾控专家回应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月18日消息,哈尔滨1人传染36人的感染链条又延长了。

事件中,哈医大一院和哈尔滨市二院出现了院内感染病例,从4月9日开始,与这两家医院密切相关的确诊病例已从当初的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迅速蔓延开来,截至4月17日,据黑龙江卫健委官方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轨迹情况来看,该病毒传染链已导致哈尔滨至少42人感染。

感染链条再次延长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的4月17日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轨迹情况来看,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轨迹,皆为此感染链条中的病例:

王某,女,79岁,在哈医大一院住院治疗。

龚某,男,79岁,病例1王某的丈夫。

李某,女,55岁,系确诊病例于某的保姆。

新增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轨迹,能明确的至少有3例在此传播链条中:

李某,女,68岁,系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4月10日-11日,哈医大一院护理丈夫。

李某,女,69岁,系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4月6日-10日,哈医大一院护理丈夫。

李某,男,62岁,系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3月29日-4月9日,哈医大一院陪护病人。

根据4月18日黑龙江省卫健委疫情通报显示,截至4月17日24时,哈尔滨现有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共计51例。其中,在此感染链条中,至少已有42例。

不仅如此,据辽宁省卫健委4月1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显示,4月16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抚顺市报告病例,属普通型病例。辽宁抚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张某华(女,46岁)证实与哈尔滨确诊病例有交集,交集点依然是哈医大一院。

有无必要封城?

鉴于病毒在这个传播链条中的扩散速度,网友担心是否会进一步扩散,哈尔滨市是否有必要封城呢?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

“我不认为哈尔滨市现在需要封城。”曾光教授表示,武汉市当时为什么要封城,因为那时是春运的开始,全国面临人口大流动。而且那时武汉市感染人数到底是多少也不清楚。“我们是1月20日提出的封城建议,当时武汉市病例报的是不到300例,哈尔滨现在情况则是很清楚的。”

曾光教授说,不要轻易谈封城,封城是不得已之举、无奈之举,现在则有很多措施可以做。“我们现在已经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我的学生已经奔赴哈尔滨市进行调查了。我相信是可以控制的,现在信息完全是公开的。”

曾光教授提醒,之前一直强调飞沫传播,在这个事件中,气溶胶传播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市的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病毒的传播能力太强了,非常狡猾。大家要有危机感,继续保持戴口罩、洗手、少聚会,特别是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在室内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不过也没有必要因此而慌乱,曾光教授说,现在哈尔滨的这个疫情还是小规模的,而且已经发现苗头了,迅速控制住是大概率事件,决不能任由疫情肆无忌惮蔓延。

院方:暂时不收平诊住院

在4月16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二级调研员赵昱辉表示,目前,这两家医院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已立即清空出现病例的病房,并将在院患者转移至其他病房实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原病区进行终末消毒后正处于封闭中,患者将收治到其他病区。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4月15日哈医大一院发布了《哈医大医院疫情期间患者就诊须知》,其中规定称实施入院前“四清一查”措施。患者与陪护人员必须确保体温、接触史、肺CT、新冠肺炎抗体及核酸检测正常,方可入院,急症患者可在入院后申请核酸检测。

4月18日上午,健康时报记者致电哈医大医一院医务科了解情况。医务科工作人员表示,这项规定是这周开始的,并会严格执行。患者要想就医的话,首先去门诊,发热的去发热门诊,不发热的去普通门诊。挂号的时候工作人员会给你开CT、血常规、核酸检测等进行一系列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查。

“受院感事件影响,从这周开始,我们医院可以看病,但暂时不收平诊住院了,急症住院病人我们还是照样收的,但是要做好“四清一查”进入住院部前,患者及家属必须测清体温、问清流行病学史、查清肺部CT、检清新冠病毒抗体和检测核酸,所有的检查都做一遍之后我们才会收住院。”

“从即日起,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所有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未经检测的不允许住院和转院。患者新入院要先实行单间收治,排除新冠肺炎风险后才能合并收治。”黑龙江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二级调研员赵昱辉称,此次哈医大一院和哈尔滨市二院出现院内感染病例问题受到省卫健委高度重视,迅速责成相关医院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彻底消毒。并派出检查小组对哈尔滨各大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帮助医疗机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力消除院内感染风险。

已有18人被问责

在黑龙江省纪委监委17日发布通报上,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其中,有对此次院感事件中的院方领导给予了相应的处分。

给予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傅松滨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

经哈尔滨市卫健委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市第二医院党委委员、院长,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徐勇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给予市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宏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市胸科医院党委委员、院长纪滨英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经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关玉强(负责该科工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经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医院医生马秋野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给予医院技师于雷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经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研究决定,给予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薄红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牛玉梅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给予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魏云巍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医务处处长朱孔东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

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研究决定,给予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晓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附属第一医院保卫科科长李志国党内警告处分;给予附属第一医院医务科副科长李峒作党内警告处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责编:冬贵 编辑:李宁

内容总监:徐辉 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