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民头条号:超级“大老虎”和坤反腐有绝招

超级“大老虎”和坤反腐有绝招

唐宝民

纵观中纪委近两年查处的腐败大案,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同一种模式---从贪官的身边人(或曾经的身边人)入手,一步步围猎,由此“拔出萝卜带出泥”,最终纠出“大老虎”。其实,此种反腐方式历史上曾经有人用过。和坤是中国历史的上巨贪,堪称超级“大老虎”;但这个臭名昭著的腐败分子,在反腐方面却很有一套,在奉命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腐败案过程中,就用这种“从贪官的身边人入手”的方法扳倒了李侍尧。


李侍尧是乾隆时期的封疆大吏,官居云贵总督之职,可谓“位高权重”;但这个人生性贪婪,在总督任上大搞权钱交易、大肆索贿受贿,成了名副其实的省部级大老虎。乾隆四十五年,曾任云南粮储道与贵州按察史的海宁,经过和珅的关照被调任奉天府尹,上任之前,他到和珅府上拜望,顺便将李侍尧在云南贪赃受贿的事告诉了和坤;和坤觉得案情重大,便让海宁次日将情况奏报给皇上;于是,第二天早朝时,海宁跪拜乾隆之后,便把自己所写的奏折呈递给了乾隆,乾隆读罢勃然大怒,当即命和珅赴云南查办李侍尧贪腐案。


数日后,和珅以“李侍尧专案组组长”的身份到达云南;和坤先向李侍尧宣读了圣旨、将他革了职;照常理,接下来就应该双规李侍尧、命其交代罪行,可是,和坤宣布了中央关于对李侍尧停职的决定后,就不再不过问此案、游山玩水去了……这让所有的人都颇觉意外,就连李侍尧本人都感到意外,不明白和坤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天后,和坤突然暗中命人将李侍尧的大管家赵一恒抓了起来,赵一恒被抓之后,和坤亲自提审他、让他交代李侍尧的问题,赵一恒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死保主子;和坤一看,冲着手下的办案人员手一挥,说:“动动手吧。”那些办案人员便立即冲上来给赵一恒动刑;赵一恒身为总督府的大管家,平日作威作福贯了,哪受得了这样的皮肉之苦?疼得嗷嗷直叫;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便将李侍尧的问题全部交代了出来。


原来,和坤知道李侍尧在当地经营多年,耳目众多、根底深厚;而且,作为总督的李侍尧,反侦察能力极强,直接审问他,他是断不会交代的;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审问他就等于打草惊蛇,一旦他的家人、下属暗地里将证据毁掉,再想扳倒他就很难了。所以,和坤想来想去,决定先从李侍尧的手下人入手、拿到罪证,然后再双规李侍尧。赵一恒是李府的大管家,所有财物交易必经他手,于是,和坤便开始打他的主意、暗中将其抓获并获得了口供;那么,赵一恒交代了之后,就可以双规李侍尧了吧?和坤没有那么急,他还是没有动李侍尧,而是把李侍尧属下的官员们都召了来,当着他们的面宣读了赵一恒的供述;意思是告诉那些官员:李侍尧的问题,纪委已经掌握了,你们看着办吧!那些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坤已掌握了全部证据,便纷纷指控李侍尧的种种问题以求自保,如此一来,和坤手中关于李侍尧腐败问题的证据就更全面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和珅才胸有成竹地双规了李侍尧、命其交代问题;李侍尧不知道和坤已经暗中做了大量工作、掌握了大量证据,所以还有恃无恐地强辞争辩;和珅见状,便将赵一恒的供状向李侍尧宣读了;又将李侍尧手下那些官员们的供状也宣读了;又命人将赵一恒带上来与李侍尧对质……见此情形,李侍尧感到大势已去,开始交代所有的问题……随后,和坤将派人回京将李侍尧案的进展情况向乾隆做了汇报,乾隆接到和珅的奏折,恼怒非常,命和珅把李侍尧带回京师治罪……一件贪腐大案就这样轻易被查实了。


和坤所用的办法,打个比方,就是想让一座塔倒掉,但不是直接用力推这座塔,而是在塔座的周围挖坑,待塔座的基础被挖空了,塔身自然也就倒塌了。从这件事上来看,和坤此人的确足够聪明,他后来能够在朝中一手遮天,不是没有道理的。非常搞笑的是,当年大力反腐的“李侍尧专案组组长”和坤,日后竟然也腐败了---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于嘉庆四年(1799年)被抄家、下狱,最终被赐死。历史的吊诡之处令人叹息不已。不过,和坤虽然腐败了,但他当初查处腐败案件时的智慧还是值得肯定的、所用的方法也应该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