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跃升31位!最新ESI排名公布,山东这所高校进步显著!

近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十年又八个月)的统计数据。在榜单中,

青岛大学位列全国第73名,全球排名较上一期提升31位。

ESI收录了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

近年来,青岛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实施学科分层分类发展战略,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学校整体学科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学校共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分别是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

为支持科学研究,青岛大学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111"计划),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余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4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238篇,ESI高被引论文164篇。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授权专利1300余项。

2020年1月,青岛大学董蒨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完成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山东省外科领域取得的第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4月,青岛大学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吕志民团队与国内外顶尖肿瘤研究创新机构共同合作,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以学校为第一通讯单位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肿瘤细胞脂质感应异常及脂质合成持续激活的重要机制。

2020年11月1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球60多个国家的6167位来自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入榜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青岛大学林崇、陈兵2位教授入选。

未来,青岛大学将继续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探索不止步、改革不停步、发展不留步的不懈奋斗精神,积极汇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改革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一流学科,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提高学校的创新策源能力,努力使学校成为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做出引领性的原创成果的突破,产出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关注"青岛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青岛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青岛大学官微/官网、科睿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