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南唐李煜《浪淘沙》)



窗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了,谷雨来袭,摇曳的春花、春草、春树被雨水洗礼后,褪下花衫。一袭谷雨,春寒料峭,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倒春寒。依稀于迷梦之中,能忘掉你我不过是人世间羁旅之客,才能享受人世间禹禹前行的点点欢娱,刻刻欢歌,时时欢情。

独自一人在城市的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满眼琉璃,镜目霓虹,此时此刻拥有的城市、风景、江山无限至好,人间至味、至情、至性的意韵却是清欢,心中不免会泛起阵阵伤感。时光教会你我珍惜人世间的一切,教会你我去爱、去拥有、去放下、去别离。此一时的无限美好,或就是下一刻的回眸无限。

很多时候,一转身很容易,一挥手很简单,想要再次重复、再次欢聚或许很难很难。人生的诸多别离,或许就是一生一世的再也不见,或许就是一世一生的无限伤怀。一如此刻春雨中绵绵不绝流失的江水,一如此时谷雨中摇曳凋落的红花粉叶,毅然随着春的气息结伴轮回生机,决然跟随春意升华为水,凝聚成珠,在摇摇阳光的蒸腾下,淼淼升天,气化为云,今夕相别,迢迢银河数光年,今昔对比,一在天上一在人间!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南唐后主李煜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975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人生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以及世事磨砺中对人之生命、生活、尘世的无限感怀。



国学大师王国维十分推崇李煜的词。他在《人间词话》中这样点评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王国维认为,李煜有“赤子之心”,所著词写出了真性情。后人的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人虽文辞风格不同,但也都因真性情而吟诵出感人至深的宋词,而沿续出宋词的传唱千年。



这首《浪淘沙》词体现了文辞上显示了李煜困局里的“悲悯之音”,而意境上却显现出词人的气象博大,“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承前启后影响了中华文化千年。以博大的视角写愁苦,且写得毫不造作。“词以境界为最上。” 因而尽管李煜是一个怀揣悲观主义现实观的人,其词的内容却并不狭隘,境界深远,感人至深,至今为人传诵。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命运弄人,一生一世机缘,想来也不是李煜曾经能抗衡的,即便华年易逝,也尽可能的不辜负既有的美好,也尽可能的珍惜眼前的光阴。活好当下,留得一道清光于岁月里灼灼其华,也算是不辜负人生华年的美好,也算是少留憾生命欣慰的魅力吧!


配图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