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妒贤并称

原创|翼翼尔尔,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氏名独孤伽罗,是后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家素为当地的豪门,“当时荣盛,莫与为比”。后来,独孤伽罗的大姐做了北周明帝的皇后。在那个极重门第的时代,这更是非常荣耀的事。由于家庭原因,独孤伽罗自幼就谙悉上层社会的各种生活礼仪和规范,这对她的一生都有很深的影响。

严治后宫,管束皇子

独孤伽罗十四岁时,由父亲做主嫁给了杨坚,两人非常恩爱,还有了“此生永矢相爱,海枯石烂,贞情不移,普不愿有异生之子”的约定。

隋文帝登基后,主动吸取前朝教训,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和朝纲整顿,力求建立一个开明的朝代。而独孤皇后也是名颇有远见卓识的聪慧女子,她并没有因为朝封后而得意忘形、胡作非为。早在杨坚计划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她就曾为其献计献策,四处奔走;被封后以来,她更是积极整顿后宫,努力为皇帝营造-个良好的后宫氛围。前朝美人亡国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南朝张丽华只是轻拂秀发,便葬送了陈氏王朝。独孤皇后深知“自古红颜多祸国”的道理,决心杜绝后宫纷争,让皇帝全心治国,让大隋世代永继。

独孤皇后禀告文帝以后,便开始了对官内体制的改革。她废除三官六院的惯例,倡导节俭,禁止官内女子浓妆艳抹、锦衣华服,禁止她们随意亲近皇帝,并严格规定她们的言行举止。整个后官在独孤皇后的掌控下,显得静谧而肃穆,虽然后官嫔妃心中多有不满,但因惧怕独孤皇后的身份和权势而不得不屈从。

除了大力整饬后官,独孤皇后甚至还为了隋朝的未来而强行干涉太子的私人感情生活。独孤皇后认为元氏的女儿性格温婉贤惠,仪态端庄大方,是将来母仪天下的最佳人选,因而做主将其选定为太子妃。但是按照惯例, 独孤皇后又不得不另立云氏的女儿为昭训(太子妾的封号)。云昭训活泼开朗. 聪颖伶俐,但独孤皇后认为她与元妃相比缺乏稳重、过于轻佻,所以她要求太子与云昭训保持距离。可太子却不喜欢端庄文雅的元妃,偏偏对云昭训宠爱有加,整日跟云昭训厮守在一起,对独孤皇后的期望置若罔闻。独孤皇后听闻此事后极为不满。后来云昭训生下了太子的骨肉,她对太子彻失望,便极力说服文帝改立太子。最后,太子杨勇被文帝废掉了。

公私分明,贤明达理

当然,独孤自后在对待国事上是十分开明豁达的。有回, 幽州总管想把一盒价格不作的珠宝献给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婉言谢绝了。她对前来献宅的人说:“我现在用不着这些东西。 如今突厭屡次侵犯大隋边境祸害百姓,大敌当前,还是把这些珠宝赏赐给前方保家卫国的将土们吧!”朝野百官和边关将上听说这件事后,都对独孤皇后大加赞赏。

每逢文帝上朝主持政事,独孤皇后都会亲自跟车送驾,一直护送到殿阁外才独自返回后宫。同时,她还吩咐侍者随时留心皇上处理政务,以便及时发现和指出他的失误,提出补救措施。但独孤皇后只是一心辅佐文帝,并不直接干涉朝政。

独孤皇后在恪守礼法的同时,还严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她的表弟崔长仁因奸淫妇女被关进大牢,按照当时的律法应当处以死刑。文帝顾及皇后的面子,想网开一面赦其死罪,但独孤皇后执意要求按国法处置。她这种公正无私的举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次,独孤皇后同父异母的弟弟独孤陀因琐事与皇后结怨,于是使用巫术来诅咒皇后,被人举报后投人大牢,后来独孤皇后她去向文帝求情,请求免去独孤陀的死罪。她对文帝说:“倘若他犯下了祸国殃民的死罪,我决不敢前来为他开脱,但是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只是因为诅咒我而被处死,恳请皇上免他一死吧”。最后,独孤陀被赦免死罪。独孤皇后这种公私分明、不计前嫌、宽宏大量的高尚品格得到了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敬佩,所以当时宫中把她和文帝并称为“二圣”。但是,独孤皇后仅仅因为个人的偏好就极力说服文帝废掉太子杨勇,改立善于伪装、暴虐无道的杨广为太子。隋朝最终毁于杨广之手,她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