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賞析:夫妻面前不說真,說了算,打單身

列位看官,大家上午好,本文我們繼續俗語賞析,歡迎收看。

第一句:夫妻面前不說真,說了算,打單身

釋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夫妻雙方對過去各自的隱私不必說給對方,免得對方猜疑,造成分離。李準的《黃河東流去》中有言:“徐媽說,您也太傻了,怎麼能把真情實話都對他說呢?常言道‘夫妻面前不說真,說了算,打單身。’”

第二句:肚飢想起牙縫菜

釋義:這句俗語比喻艱難中絞盡腦汁想出只能解決眼前困難的辦法。李準的《黃河東流去》中有言:“肚飢想起牙縫菜,就在這時候,四圈突然想起他的一件舊棉襖還在‘五大條’家裡放著。說不定還能換兩頓吃。”

第三句:地頭文書鐵箍桶

雙十一: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當地審定案件後寫成的書面文件就像鐵箍的桶一樣難以變動。也比喻當地官府、士紳極有權勢,難以推倒他們的結論。《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中有言:“你令兄現在南京,誰人不知道?自古‘地頭文書鐵箍桶’,總以當事為主,當事是彭府上說了就點到奉行的,你而今做速和彭三老爺去商議。”

​第四句:打死一個夠本,打死兩個賺一個

釋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面對黑惡勢力拼死搏鬥。李準的《黃河東流去》中有言:“打死他們一個我夠本,打死兩個我賺一個,吃什麼虧呢?我才不寒乎?”在抗日劇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抗日先烈們這樣說,目的就是為了多殺侵略者。


第五句:常客半個主

釋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指經常到某家做客,顯得很隨便。劉學林的《品茶》中有言:“他是上官部長家的常客,常客半個主,所以是很隨便的。”

第六句: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釋義:這句俗語是比喻長期處於某種環境,容易受其影響。李準的?《黃河東流去》中有言:“接著他有勸藍五說:‘蜢蟲飛過去還有影子,何況是個人?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我真是怕你招禍。’”這句俗語也作:“常在河邊走,難免腳溼鞋。”馬烽的《劉胡蘭傳,奶奶的“女兒經”》中有言:“‘常在河邊走,難免腳溼鞋’,即使自己行走得正,走得端,常去那地方,外人提起來名聲也不好聽呀。”


第七句:不是冤家不聚頭

釋義:冤家的意思是仇人,有時候也是對所愛的人的暱稱,是愛極的反語。聚頭就是聚到一起。這句俗語的意思是指不是前世的冤家今世也不會聚合在一起。《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中有言:“偏偏兒的遇見了這麼兩個不懂事的小冤家兒,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

第八句:不到黃河心不死

釋義:這句俗語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為人比較固執,遇到挫折不知變通。《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中有言:“這種人不到黃河心不死,現在橫豎我們總不落好,索性給他一個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朱樹誠的《招財進寶》中有言:“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死,黃河邊上的央妞就有這麼一股韌勁。”徐慎的《初春時節》中也有言:“大虎,不到黃河心不死,這下你死心了吧。”


​第九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

釋義:這句俗語比喻不親自實踐,不知道困難多大。王厚選的《古城青史》第二十六回中有言:“俗話說‘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短短几天的嚴酷鬥爭實踐,使他們深深體會到,作為這支隊伍的一個何辜組織者和領導者,自己能力不足。”

第十句:公雞頭,母雞頭,不在這頭在那頭

釋義:這句俗語意謂不是這,就是那,必然是一個。李金生的《誤診》中有言:“公雞頭,母雞頭,不在這頭在那頭,既然不是肺結核,那不是肺炎是為什麼?”

今天的俗語賞析就到這裡,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明天同一時間,我們再會。